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当前,要全面贯彻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不断开辟“三农”认识新境界,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是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发生历史性变化,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二是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油料、棉花、蔬菜、茶叶、蚕桑、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快速发展,畜牧、水产持续增长。三是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

  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崛起,跨越式发展,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如何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关键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开辟“三农”认识新境界,在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主题,突出抓好打基础、管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举措,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深入推进农村改革,重点在创业经营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要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不适应,劳动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不充分等矛盾,重点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上下功夫,努力推进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一是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创业经营方式。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制度性的关键性举措,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措施,促进加快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要适应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重点通过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奠定农业公益性服务的基础;研究制定扶持发展经营性服务组织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在科技推广应用上下功夫,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能否实现向农业强省跨越,科技研发尤其是科技应用是不可逾越的基础性支撑。必须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切实把科技研发尤其是科技推广应用摆在基础性、战略性高度,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和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支持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能力。要尽快健全基层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机制,提高保障水平,充分发挥其在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中的核心作用。要以良种良法集成配套为重点,加快农业新品种、农业生态保护、农业增效、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和节约型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运用;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机农艺结合,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技术及时到村到户的信息通道,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第三,发挥粮食大省优势,尽快启动实施增粮规划,构建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基础。安徽省粮食总产位居全国前列。要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抓住国家实施增粮规划和中部崛起战略支持粮食生产的机遇,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巩固粮食大省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认真落实中央和安徽省扶持粮食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强化粮食大县奖补措施和政绩考核机制,调动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要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振兴计划等,加快提升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

  第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落实油料生产扶持政策,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打造长江流域优质油菜产业带。要研究制定茶产业茶文化发展意见,切实提高皖茶的市场竞争力。要引导棉花生产布局调整,扩大优势区域棉花种植规模。要扩大设施蔬菜和特色蔬菜栽培面积,保障市场蔬菜均衡供应和价格平稳。要充分发挥蚕桑、水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的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壮大特色产业。要以实施生猪“462”计划、奶牛跨越发展计划和肉牛振兴计划为重点,扶持建立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畜禽规模养殖示范小区(场),加快推进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要深入实施渔业“三进工程”,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生产,大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强化 土地 油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