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5. 花卉和园艺这一理念在中国还有待深入人心

  中外由于历史等文化差异,对待园艺(包括花卉)的态度大相径庭。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受儒教影响,年轻时积极入世,宦海沉浮之后,有人看破红尘,隐居山林,才纵情山水之间,才有“采菊东篱下”的淡然和洒脱。而且,“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深入人心,也使很多人认为从事体力劳动是“低人一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花卉业乃至农业的发展。在当今中国,不可否认,广大农民还是受教育程度最低,最贫穷,最容易利益受到侵害的群体,这也不利于花卉业的发展。中国的花卉管理者,原来称作“花匠”,“匠”这个字,本身多多少少就含有歧视的意味。

  国外,由于中世纪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比较崇尚自由平等的思想,对花卉等基础的产业的重视程度比中国要高。特别是新西兰、荷兰等园艺业、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很高,没有农民为身为农民而自卑,社会上对农民也没有歧视,花卉业和农业发展比较健康。很多国家由于人口密度小等原因,对园艺的热爱体现在很多方面:屋顶绿化、阳台绿化、后花园绿化等。花卉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他们有机结合在一起。社会名流也许会亲手割草、剪花,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生活乐趣,泰然处之,而国内,除了园丁割草剪花,其他人应该很少指染。

  在中国现在社会,花卉已经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花卉业在中国的腾飞,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路漫漫”,不过,勇敢坚强的中国人一定能实现这个飞跃,使中国成为一个园艺大国,花卉强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花卉 园艺 品种 绿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