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温饱是人类生存之根本,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带下,人民已经解决了温饱这一问题,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现设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品味。鲜花这一商品,近年来日益走俏,成为走亲访友、节日庆典馈赠佳品。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种质资源极其丰富,几千年的农耕历史也为花卉业奠定了很厚的文化积淀,花卉业发展的先天条件非常优越,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花卉业的健康且可持续发展面临不小的挑战,笔者认为,可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花卉的地域性和时令性限制

  物种,均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花卉也不例外。拿中国持续已久的“国花”之争来说,“牡丹”就因为是生长在中国北方的植物而不被一些人认同。不仅不同花卉分布有地域性差异,同种花卉在不同地区种植,观赏性状也有很大差异。譬如,杜鹃在中国北方,是丛生的小灌木,一般不超过半米高,而在中国南方,则可生长为数米高的小乔木,真是名副其实的“花树”。地域性不仅会影响花卉的观赏性状,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生物检疫,也影响了花卉的跨地区发展。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国”,不同地域对花卉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北方人喜欢的剑兰,南方人由于方言发音类似“见难”,很不喜欢。欧美人把菊花这一中国人认为气质高洁的花卉认为是“妖花”,死人专用,非常讨厌。也就是某些人为因素也能导致某些花卉发展具有地域性。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说的就是花卉的时令性很强,花期很短。花卉这种商品不像耐用消费品,便于运输和储存,很容易就“无可奈何花落去”。而且,除却花卉自身的时令性,花卉的销售也存在时令性。譬如,一年一度的“情人节”,是玫瑰大卖的一天,一年只有一个情人节,对于玫瑰而言,一年只有一天这个高的销售高峰。对于花卉业而言,是一个需要耐得寂寞的行业。需要耐得很多天不开张的寂寞,来迎接少数几天的极大丰收。

  2. 花卉种类和品种较陈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也是一个产业的灵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中国花卉业的发展比较滞后,加上中国大量的野生种外流,使中国花卉业雪上加霜。中国的经济基础薄弱,也使得中国对花卉的重视程度不及对粮食、经济作物的重视程度,这就导致了中国花卉种类的品种比较陈旧,难以和荷兰等花卉大国相抗衡。而花卉业,自身是一个很复杂的企业。对于经营的花卉种类和品种陈旧的企业,花卉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走得是数量路线,薄利广销;而对于拥有新种类或新品种的企业来讲,花卉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企业,以质取胜。只有花卉业对创新充分重视,花卉业的发展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才能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众多产业之中。

  3. 花卉产业自身定位不准

  花卉产业是一个基础产业。基础产业的起点低,然而并不意味着没有技术含量。一个没有宏伟理想的人不可能获得很大成功,一个没有远大抱负的企业也不可能在业内独占鳌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然而,目前的国内的花卉业现状是,一批敢于闯荡的农民投身于花卉业,创立了基业。但是,自身的知识储备等因素,使得他们对自己公司的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并不明晰。国外同行先进的经验、技术和企业管理模式,也是“春风不度玉门关”,不能做到为我所用。现代社会,是个竞争的社会,发展太慢就是落后,停滞不前更是落后。因此,花卉产业的发展,要求企业领导首先放开胸襟,放眼全球,以博大的气度和胸怀来面对世界,发展企业。

  4. 花卉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新鲜血液以及科技投入的加大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勤劳勇敢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及其深厚的农业积累。这是我们深感自豪的,然而,这些经验可能在另一方面成为我们发展的桎梏。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足以使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对花卉专业人才的尊重和使用,也是花卉业发展所必然做出的选择。国家科研项目的开展,对花卉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科技成果可以用来用于实践,然而,必须经过一个转化的过程。恰恰是理论和实践的链接这个环节的缺失或者薄弱,是花卉业进一步做大的“瓶颈”,从而使花卉业“上不来,下不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大生产的实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花卉 园艺 品种 绿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