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粮价上涨、供求紧张之际,我国传来了夏粮实现连续5年增产的喜讯。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近日表示,从各地测产和收获情况看,今年夏季粮油丰收已成定局,预计今年夏粮总产超过2400亿斤,增产50亿斤以上。
可以说,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丰收和经济运行打赢了关键一仗。今年我国经济面临异常困难的局面,2008年前5个月,我国CPI涨幅在高位运行,人们不禁又为“米袋子”而担忧。在此时迎来了我国夏粮丰收的消息,对我国经济来说无疑具有雪中送炭的意义,也为从源头上抑制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下半年的宏观经济调控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从目前来看,夏粮的增收有利于稳定我国粮食价格,对平抑粮食价格有很大的作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秉龙分析。如今,粮食价格上涨犹如一场无声的海啸正席卷全球。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问题报告指出,全球性的粮食价格飙升,已导致非洲和亚洲22个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短缺现象进一步加重。进入今年以来,粮食的名义价格已经上升到近半个世纪来的最高点。与国际粮食“吃紧”形成对比,夏粮丰收使粮食自给率10年保持在95%的中国显得更加从容,为稳定食用农产品(21.85,1.07,5.15%)价格和缓解通胀压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景气度不高,油价屡攀新高,粮价暴涨,通货膨胀严重。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中国却能独善其身,尽管CPI居高不下,但目前尚未出现价格的全面上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粮油价格总体稳定,这是我国尚未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据商务部市场监测,1月4日全国粮食零售价格为4.14元/公斤,5月2日为4.20元/公斤,每公斤只上涨了6分钱。
专家指出,尽管从目前物价上涨的推动力分析,粮食的因素弱于蔬菜、肉、蛋、奶等,但粮食价格是百价之基,粮价的波动对下游消费品价格和CPI指数影响很大。一旦由于自然灾害或者其他意外因素,国内粮食等农产品供应出现紧张,一价带百价,价格全面上涨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从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来看,由于我国库存充裕,供求基本平衡,完全有能力保证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粮价的基本稳定。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日前指出,2007年我国粮食实现连续4年增产,除大豆需进口外,小麦、稻谷、玉米等谷物国内产需平衡有余。由于粮食连续增产,近年国家粮食库存保持较高水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安全线水平。因此,相对于国际粮价的迅猛上涨,我国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却相当温和。
但是,国内粮食价格的走势目前仍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仍然不能忽视。去年以来,农资价格呈现加速上涨态势,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幅度远远大于粮食价格上涨幅度的情况下,农民生产粮食的收益明显减小,客观上存在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目前我国粮食与主要农副食品的比价偏低,粮价的涨幅远远小于其他食品价格,也存在着补涨要求。另外,国际大豆和油料价格波动对国内影响较大,因此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将存在。
此外,尽管今年的夏粮收成比较乐观,但是全年粮食增收依然有压力。据了解,夏粮在中国粮食总产量所占比重约为21%至23%,远不及秋粮所占比重。在汶川大地震后,粮食产量占全国6%的四川地区农业受到很大冲击。同时,南方的洪涝灾害也给秋粮生产带来压力。
亚行曾估计,如果食品(特别是谷粮)价格持续走高,亚洲区域的10个主要经济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及韩国,明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将减少3.4个百分点;还有一种情况是,通货膨胀受粮价高涨影响而加剧,经济增长则会平均减少4.2个百分点。而在我国,每年消费的谷物占到世界的1/5,是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以上。很显然,确保全年粮食增收,事关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全局,粮食安全紧绷之弦决不能松弛,保持粮食价格稳定,仍然是当前缓解通胀压力的当务之急。
而政府早已在未雨绸缪。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解决粮食问题的主动权,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组织,确保夏收夏种顺利完成,抓好秋粮生产,力争全年粮食获得好收成。在此之前,国家已经采取措施,安排了两批农资综合直补,以应对近期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较多的问题,同时再次提高了今年夏收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在对农业的金融支持方面,在货币政策从紧的背景下,监管部门要求确保农业贷款规模不低于上年水平,增加中西部和粮食主产区支农再贷款额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8-06-27/4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