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从“卖结果”到“卖过程”


沪郊发展“都市农业+”从“卖结果”到“卖过程”    农村新报讯 “我们这里做农业,不仅仅是卖结果,更是卖过程。”新近在沪郊金山区山阳镇的“山阳田园”采访,经营者说的这一句话,很形象地把沪郊近年来倡导发展的“都市农业+”的新业态特征勾勒了出来。
    金山区农委主任张亚军说,都市现代农业,要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过去,农业只是“卖结果”,种稻的卖稻米,种菜的卖菜,种桃树、梨树的就卖桃卖梨。如今,都市农业把农业的生产过程与休闲旅游、食品加工等二三产业全面融合,就可以在“卖过程”中开拓出越来越多的产业融合的“供给面”。
    位于沈海高速公路以南、亭卫公路以西的“山阳田园”,既是都市农业基地,又是一个乡村旅游体验中心。在总共3000多亩的面积中,有多品种的蔬菜种植,使之成为别有特色的“生态绿地”;有大片的果树栽培,形成错落的果园;有蘑菇、香菇等食用菌的培育,还有引进的食用仙人掌等特色农业种植。指着一片油桃树林,经营者说,单单在这里,就可以细分出“卖过程”的多重空间,除了“看花、采摘”等,连剪枝和农事打理等环节,也很受游客欢迎。
    据上海市农委秘书长邵启良介绍,上海在“都市农业+”的产业融合探索中,正在尝试不同特色的途径和方法。金山区的试点类型是产城融合型,重点围绕形成一批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的目标,聚焦休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产业融合。崇明区的试点类型是功能拓展型,将重点推动农业与旅游业、文化创意农业、能源工业相结合,以此衍生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创意农业等新型业态项目。
    在“都市农业+”的探索过程中,保障农民增收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上海市农委人士说,沪郊探索出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全过程。在金山,有订单协作型、产销联动型、股份合作型等多种方式,形成农民增收的保障机制。作为上海主要的农产品加工平台之一的鑫博海公司,将农村专业合作社基地和种植农户纳入产业链,签约农民变成“农业工人”,其生产出的符合要求的农产品,按高于市场收购价10%左右的保护价进行收购,既保证了农民收入,也使平台“中央厨房”所需农产品原料的数量、质量等有了可靠保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农产品加工 农民增收 果树栽培
上一篇 : 望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