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真爱无言自有声


真爱无言自有声——记四十余载相濡以沫的吴有德夫妇    农村新报讯 23日,早春的暖阳洒遍大地,蕲春县彭思镇茅山村叶红英为丈夫吴有德洗漱穿戴一新,搀扶着他登上轮椅,有说有笑地散步开来。这一幕不离不弃的熟悉情景,出现在人们面前已是41年。

    牵上你的手,到老一起走

    在茅山村,左腿全没、右腿膝关节以下截肢的吴有德,却是左邻右舍羡慕的人。
    1971年7月,20岁的吴有德在援越抗美前线修桥铺路时,不慎卷入铁轨,命虽然保住了,但留下了一等伤残的永久遗憾。
    自小青梅竹马的叶红英,只身前往探望,“尽管怀着满腔热情去,现实的落差却让我一度也感到犹豫彷徨。”叶红英坦言愁肠百结。但母亲的教诲时时回响在耳畔,“你认准的是有德这个人,再难也要坚持,不然对不住人家!”
    1975年,当部队首长与地方民政局领导就吴有德后续安置问题进行交流时,叶红英满口应承了下来,“难点不要紧,我们有感情基础,照顾他,是我应尽的义务!”次年,时任茅山村妇联主任的叶红英,与因公致残的退伍军人吴有德喜结伉俪,传为一时佳话。
    既然作出选择,就要勇敢面对。煮饭、洗衣、洗漱、按摩……叶红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

    再苦再难,也要咬牙坚持

    每天凌晨四五点,叶红英就要将躺在床上的吴有德抱起来,整理好穿戴,刷牙洗脸,再帮他坐上轮椅。吴有德生活不能自理后,上厕所等都要在妻子的帮助下完成,如果叶红英哪一刻不在身边,一个翻身都困难,一杯水也到不了嘴边。
    起初几年,正值壮年的吴有德心里闷得慌,有时心情烦躁,或干脆一言不发。叶红英端茶送水稍有迟缓,他就嚷嚷开来。委屈的眼泪滑过脸庞,叶红英只得背过身去偷偷抹干。
    1976年至1987年间,4个孩子先后出生,吃饭、穿衣、上学样样都需要开支。最初,每月27.5元的伤残抚恤金和每月30元的护理费捉襟见肘,家庭生活拮据不堪。而长年累月的操劳导致叶红英双手肿胀,脊柱严重扭曲,腰椎间盘突出。
    后来,国家为吴有德安装了假肢。为适应行走,帮丈夫适应假肢训练的新任务又落在叶红英身上。由于左腿全没,右腿膝关节以下截肢,无法扶着走,她得抱住腰,不然就会整个人摔倒。这对身体瘦弱的叶红英来说更是考验,每个细小的动作她都要使出浑身的力气,一次锻炼下来,她往往腰酸背痛,比吴有德还累。

    无怨无悔,相亲相守

    没有鲜花,也没有甜言蜜语。“别看老吴伤残了,但是他心里明镜似的,不会花言巧语跟你说什么,空下来还时常拉着我讲过去在部队的那些火热生活,有时候一交流开导,心情就舒畅了很多。”丈夫的好,叶红英时常记得。
    寒门出孝子,家风扬正气。孩子们见母亲苦重,他们很小就学会了自己做饭干农活,让叶红英全身心投入到照顾父亲中去。如今,四个子女都长大成人了,也都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庭,这是吴有德夫妇最大的幸福,“两个儿媳妇在我俩结婚40周年时还买了戒指手镯,弥补了当年的遗憾!”
    每每外出散步,两人有说有笑,显得格外温馨。茅山村村民们说,两口子四十多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碰到修桥修路等公益事,还总是不甘人后地慷慨解囊,让人羡慕,又让人感动。
    对于旁人的赞许,叶红英只是憨厚地一笑。她说,选择没有后悔,答应了就要给吴有德最好的生活,“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现在有德每月的伤残抚恤金提高到了3000多块,每月的护理费也涨到了1600多块,够我们用了!”
(通讯员陈钰 王德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重复 锻炼 鲜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