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攻坚过后是常态



    600多名员工,经过培训,成为技术员、饲养员、服务员和演员。留守妇女、青壮年,哪怕七旬老人,都有让其发光发热的岗位。
    周爱玲是郑家冲村人,丈夫丧失劳动能力,公婆年迈多病,一家人举债为生。2013年,她将自家3亩土地流转给山庄,每年能收1500斤稻谷。同时,周爱玲应聘为山庄剧团的演员,公婆在基地也找了份活干,一家人年收入10万元以上。
    “以前靠救济,总觉得抬不起头,如今靠双手创造财富,我们的腰杆挺直了。”在山庄,像周爱玲这样的贫困户还很多,大家盼脱贫、想脱贫、争脱贫。
    32岁的沈小飞,是英山县金家铺镇黄林冲村人。2013年,她应聘到山庄上班,四年间,勤奋好学的她,从服务员做到客房部经理,如今刚刚被任命为神峰山庄合肥片区负责人,年薪上十万元。一人打工,全家脱贫,去年沈小飞一家顺利“销号”。
    打扮时尚的沈小飞,脸上扬着自信的微笑。她说,长这么大,终于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英山31个村、7个乡镇5000亩土地流转到山庄,3万多人经培训后在山庄从事生态种养、外派销售、旅游接待、餐饮服务等各色营生,脱贫致富自不在话下,这其中就有建档立卡必须限时脱贫的1003户。
    “穷不可怕,就怕缺了脱贫的志气。”闻彬军说,首先要让贫困户树立生活的自信,再让信心化为动力。现在的神峰山庄,讲解员、主持人、大堂经理、店长……这样“洋气”的职务司空见惯。她们大多不久前可能还是对前路一片茫然的愁苦人。
    自信起来的帮扶对象,参与到经济循环中的“战略合作伙伴”,自然会为企业发展,为基地建设倾心尽力。扶贫对象脱贫,产业扶贫主体共生共荣,切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从根本上解决了扶贫的内生动力。
    三年半,山庄先后完成了三期规模扩张,形成了滚动扩张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建有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先秾坛大舞台、水上餐厅、5个北京四合院等,固定资产达到1.6亿元。山庄直营店从湖北拓展到江西、安徽等省,企业规模迅速扩张。
    “企业参与扶贫,是双向受益。贫困户脱贫有靠山,公司扩张有基础。”闻彬军笑言,先定个小目标,今年先“复制”20个基地,向英山周边的罗田、麻城进军。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只有遵循经济规律,面向市场要活力,农民脱贫、农村变富,才有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蔬菜 沼气 稻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