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党员先试先行“水窝”变“金袋”


“虾稻共作”发源地党员先试先行“水窝”变“金袋”    农村新报讯  (通讯员李理 徐联杰)“今年我种了43亩虾稻田,能有32万元的收入啦!”18日,潜江市白鹭湖农场关山分场农工万方春在谈到养虾收益时,笑得合不拢嘴。
    殊不知,作为“虾稻共作”发源地,关山分场三面环水,现在看来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在2009年以前,分场13000多亩耕地抛荒严重,900多个劳力中有300多人在外打工谋生。
    勇担变革重任,将“水窝子”变为“金袋子”,带头的正是党员干部。党员彭宣华第一个吃螃蟹,他率先流转100亩耕地,结果当年亩平增利200元。
    白鹭湖农场及关山分场党委决定将探索提速。彭宣华之后,有刘培全、谌小平等10多名党员干部陆续参与进来,100亩试验田很快扩展到1500亩。
    “这些党员主动承担风险,为群众保底,给他们树立信心。”关山分场党委书记胡文斌说,2011年,试验田的收益比传统种植收入高出2倍以上,大批农民前来学习;2013年,关山分场“虾稻共作”种养面积5500亩,这一模式在全省推广。如今,关山分场已发展 “虾稻共作”面积11000亩,总收益超5000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