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办结一件案 恢复一片绿


办结一件案 恢复一片绿——恩施市探索以恢复性司法理念办理环资案件    农村新报讯 一年前,恩施市白杨坪镇康家坝村夏家槽发生森林大火,7600余株林木被烧毁。如今,这里成片的杉树郁郁葱葱,生态得到了恢复。
    如何改变 “人坐刑期满,荒山依旧在”现状,恩施市借恢复性司法理念办理环资案件,在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同时,让犯罪嫌疑人进行“补植复绿”。

    “补植复绿”见成效

    去年2月,康家坝村民袁某某在茶田边焚烧杂草,不慎引发森林火灾,受害林户22户。袁某某因涉嫌失火罪,被恩施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市检察院受理该案后,主办检察官提出:对于本案,可以运用“补植复绿”工作理念,先让嫌疑人负责恢复损毁山林地原状,验收合格后司法机关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补植复绿”既能教育犯罪嫌疑人,还能实现办一案,恢复一片绿,挽救一个家的社会效果。
    袁某某接受检察官建议,通过“补植复绿”修复受灾山林。同时,林业部门派出专家给予技术指导,袁某某选择了适宜气候特征并适合栽种的柳杉。
    袁某某案件后,“补植复绿”工作理念得到大力推广。2016年7月,恩施市盛家坝村民康某采伐许可证过期后,砍伐柳杉树26棵,经过司法机关教育,康某主动补植了柳杉树,并于今年3月通过了林业部门验收合格。
    截至目前,恩施市检察院已办理滥伐、盗伐林木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12件,其中监督督促5人开展了“补植复绿”,100余亩被毁林地重现生机。

    多方联动建机制

    在康家坝那片曾经被烧毁山林的山脚下,一块“恩施市预防环境资源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指示牌十分醒目。5月12日,警示教育基地在这里成立。
    市检察院“补植复绿”执法理念见成效后,恩施市多方联动起来,将恢复性司法理念推广运用到环资案件执法之中,建机制、出方案,把打击环境资源犯罪与修复生态紧密结合。
    “绿色是恩施市的底色,生态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守护青山绿水是大家的共同责任。建立警示教育基地意义重大,我们要在实践中探索经验,尽快将‘补植复绿’推广至全市。”恩施市市长苏勇表示。
    今年5月,市检察院邀请白杨坪镇政府、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法院等单位和部门参加了“预防环资犯罪、守护青山绿水综合治理推进会”。会上,各方积极探索,运用“专业化法律监督+N”生态检察模式,同时商请市法院探索建立“生态修复刑事案件从轻处罚”机制。
    一点点、一滴滴,恩施市以恢复性司法理念办理环资案件的探索,正形成一股全社会参与的正能量,将守护青山绿水进行到底。
(通讯员何冶 王世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补植 柳杉 森林 林木
下一篇 :图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