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把式”服了“新贩子”——仙桃李家父子较劲记 农村新报讯 记者雷巍巍通讯员张琪
父亲李泽友,49岁,种瓜20年的“老把式”;儿子李进,30岁,仙桃骏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回村创业种西瓜一年多的“新贩子”。
一年间,“老把式”与“新贩子”之间,没少较劲。
父子红脸:“我20多年没搞出名堂,你凭啥赚钱?”
“老李种瓜是一把好手。”在仙桃市沙湖镇八一村,熟悉李泽友的人都这样说。“西瓜种得好,钱没赚到几个。”西瓜地里摸爬滚打20年,老李心里很憋屈。
老李的儿子小李,头脑灵活;30刚出头,就在武汉开了两家公司,效益可观。“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农业前景更广阔,我打算回家种西瓜。”小李的一句话,让老李火冒三丈:“我搞了20年没搞出个名堂。你一没技术,二没经验,凭啥能挣钱?”父子俩越说越急,争得脸红脖子粗。“等你头撞南墙,再滚回去好好办公司,这学费你是交定了。”临走时,老李撂下一句狠话。
面对父亲的一盆冷水,小李不着急解释,决定先回村干起来。他先期投资100多万元,流转了800亩土地,建西瓜大棚,请有种瓜手艺的人来帮忙。
矛盾升级:“利润不提成,村民咋会当自己的事做?”
其实,小李心里有数。“种瓜周期短,技术成熟,田间管理经验丰富,风险完全可控。”
嘴虽硬,老李还是不放心儿子。“技术上我来把关,帮他分担点压力。”平整土地、瓜秧栽培,田间管理……老李主动回到儿子身边,事必躬亲。
可到工钱分配时,两人又大吵一回。“干一天活,领一天工钱;瓜种好了,利润分成。”签协议之初,小李就提出“固定工钱+产量提成”的取酬模式。“土地入股有租金,打工支付工钱。利润为啥要分成?做赔本买卖?”老李不解。“利润不提成,村民咋会当自己的事做?”小李不多解释。
一连好多天,父子俩都不说话。
暗中观察,老李看到了变化:社员们每天早早地来到责任田,西瓜地打理得井井有条,西瓜长势喜人。“这小子的激励措施还真见效了。”老李心里一阵暗喜。
握手言和:“这小子的决定有时看不懂,回过神来不得不佩服。”
西瓜长到七八成熟时,小李闲不住了。跑仙桃,到武汉,对接大超市,寻找销路。“西瓜成熟期短,半个月内要全部销完,否则遇雨损失就大了。”小李与武汉一家超市敲定,以每斤低于批发价0.2元的价格出售西瓜,还外租货车送货上门。
小李算了一笔账:自家农用车跑趟武汉只要 300元,租辆大货车800-1200元,运输成本虽增加了三四倍,但是每车西瓜的纯利润却增加了近2万元。“关键是抢得先机,错过这段时间,西瓜只能烂在地里。”
尾期时,地里的西瓜还能卖十几万元;小李不卖了,他请全村人免费吃瓜,地里的西瓜一抢而空。“季节不等人,我要为下季蔬菜腾土地。”清理瓜地的成本省了,还抢到了蔬菜季节,一举两得。
这两件事让老李很意外,但他笑而不语。“这小子的决定有时看不懂,回过神来让人不得不佩服。”
今年,合作社2000亩甜西瓜喜获丰收,带动80余户精准扶贫户致富,100多人就业。接下来,李进准备扩大生产规模,打造一个现代农业观光园,建立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产销供生态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1970-01-01/3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