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宜都大学生肖腾回乡养田鸡


宜都大学生肖腾回乡养田鸡    农村新报讯 通讯员冉德强 邹雪莲

    穿着短裤,赤着脚,站在养殖池里,舞动着笼子,熟练地捕捉田鸡。日前,笔者在宜都市枝城镇全心畈村见到26岁的肖腾时,很难想像两年前大学毕业的他曾是一名教师,如今却心甘情愿在这田间听取蛙声一片。“眼下正是田鸡销售季,已卖出去500多公斤,行情还不错!”洗净手脚上的泥巴,肖腾聊起了他的创业经历。

    首次创业亏了本,合伙人放弃了

    2014年7月,肖腾从三峡大学毕业后在宜昌当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人工养田鸡前景好。经过市场调查,他决定告别讲台,回乡养田鸡。
    当年10月,他从老家宜都陆城来到枝城镇全心畈村,与另一合伙人共同投资12万元,流转20亩土地兴建田鸡养殖场。“第一年购进5万元的田鸡苗,由于技术不熟练,加之用黄粉虫做饲料,养殖成本高,亏了5万多元。”创业遇挫,肖腾至今记忆犹新。
    投资12万元,亏了5万多,还背着10万元贷款,肖腾的合伙人放弃了。
    是继续干还是放弃?肖腾陷入极度矛盾之中。

    二度创业遇天灾,几乎绝望不干了

    “创业哪有那么顺的事?一次失败算什么,接着干!”肖腾的父母、全心畈村党组织伸出了援手,从思想上、技术上、资金上帮助他。村党总支书记曹光兆专程带他到长阳县考察学习,鼓励他继续干下去。
    2016年,肖腾再次投入10万元改造田鸡池,改善养殖方式,看着小田鸡们一天天长大,肖腾看到了希望。
    没想到,一场连续半个多月的阴雨让田鸡苗子几乎全部死光。年底,一场大雪又将养殖场的棚子压垮。这让肖腾几近绝望。“我在家不吃不喝睡了几天,真的准备放弃了。”回忆起那时的心境,肖腾不禁眼泛泪光。

    再三“折腾”,不成名堂不罢休

    两度遇挫,也为他积累了许多教训和经验。“创业的路上,开弓没有回头箭,还得接着干。”肖腾重新站了起来。开出租车的父亲也鼓励他:“要折腾,就折腾出名堂!”
    今年,肖腾再次投入15万元改造蛙池,并购回田鸡苗。总结前两年的养殖经验,肖腾从喂食、防病到增湿、防暑,一点也不敢怠慢。小田鸡们如今已活蹦乱跳地出现在池子里。
    天道酬勤。肖腾经过再三“折腾”,总算迎来一个丰收年。他笑着说:“今年预计可产成品田鸡1万公斤,产值将达50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黄粉虫 土地 总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