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迷失的汉字


迷失的汉字    农村新报讯 鄂南高级中学高二(6)班 胡天宇

  “提笔忘字,找不准字形……”这样的情形若放在30年前,一定会沦为他人的笑柄。而现今,却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传统的汉字书信变成了手指上的微信;厚重的字典转变为聊天界面上的表情;文房四宝成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不少国人惊呼:明天,我们还会不会写汉字?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自古以来,对于汉字的书写和继承,终未停息。从上古仓颉造字,而后隶书、小篆,及至狂草、行楷,从“二王”到“颜柳”再到宋四家之鼎盛,无不反映着世人对于汉字的推崇。王羲之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尽染砚旁池水;苏轼兼具文采,更长书法,足见其能;每古代之科举,其进士皆善笔墨,做到书法与才识兼备。汉字于古代,颇为深究重视,以开创中华文明之昌盛。
    反观今日,学校不像从前重视书写,而只关注学生的做题能力,甚至只让学生写几个选项字母。而社会中,越来越智能的设备让人们不用储备汉字,便可进行日常生活,无疑不让汉字逐渐迷失。
    更让人震惊的,则是邻国日本。日文的字体吸收汉字之精华,却并未受到外界的影响。人们对于其文字,甚至是汉字的热爱与熟练让人惊叹,对于书法的热衷也让人感慨这个民族对传统文化保护的专心和坚持,也更加让我们国人感到警醒与反思。
    汉字迷失的困境,也激起了一部分国人的“汉字保卫战”。《汉字听写大会》反响热烈;书法班受到热捧,也反映着国人对汉字迷失的关注。但这样的热度,只有根植于每个人心底,寄托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我们的汉字才能永恒不朽,亘古长青。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在时间的沙漏中洗去浮华,更加耀眼夺目。
    书方块字,扬中华文化;做中国人,传华夏精神。汉字的传承需要每一个华夏儿女去践行、传播。一个民族的荣光,需要他的子孙书写光大!
    汉字不迷失,成为我们心中永久的执着与坚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