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图文:建始店子坪村成乡村传播研究样本


家家都是陈列馆 人人都是践行者图文:建始店子坪村成乡村传播研究样本    图为学者们与王光国合影。
  图为2018新时代乡村传播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现场。
  图为陈列室里布置着王光国(左)和村民们一起凿山修路的图片。(资料图)
  图为学者们参观“愚公支书”王光国同志事迹陈列室。
  图为学者们调研途中,蹭镜头的小女孩。
  图为清华大学刘慧芬教授(中)、华中科技大学陈少华教授(右)在陈列室与村民交流。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文凯

    6月24日,参加“2018新时代乡村传播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跟随着“愚公支书”王光国的脚步,来到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实地调研。“这条路就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见证。”“村民们齐心协力、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比修出来的路更为宝贵。”行至绝壁边上的“愚公路”,学者们不由发出感叹。“左有石柱河,右有洋芋河,前面梯子河,后面大山坡,祖祖辈辈肩挑背磨像骆驼。”王光国向大家介绍,绝壁下就是陡峭的茶盐古道,是过去进出村庄的唯一通道,“村民只能徒步行走,还要打杵子、背篓子,卖猪还得‘抬轿子’。从我记事起,村里先后有6人被悬崖峭壁无情地夺去了生命。就因为道路不通,店子坪村一直贫穷落后,村里年轻人娶个媳妇都困难。”
    而随着“愚公路”的修通,给店子坪村带来了巨变。当天,给大家讲解的村民余喜莉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过去这里是小伙子娶不到媳妇,现在倒过来了,连女娃儿都舍不得嫁出去。我2003年嫁到利川,现在老公小孩都跟我一起回到村里了。”“乡村发展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在华南师范大学刘承宜教授看来,每个村民都是店子坪村的代言人。
    在一组村民周赐雄的家里,客厅里挂着一块系着中国结的精致木板,上面刻着女儿周雪瓶的文章《爱在悬崖绝壁》,描述了父母出工修路和自己在悬崖绝壁上与丈夫走到一起的甜蜜故事。
    王光国介绍,在店子坪村家家户户都挂着好几块牌子:一块党员身份牌亮出责任、一个小故事记载发展历程、一副对联彰显精神、一张照片定格记忆、一套八仙桌体现民族风情、一条家训传承良好家风、一张村规民约引领乡风文明。“家家都是陈列馆,人人都是讲解员、践行者。这些东西反映了如今的店子坪村村民勤劳朴实、艰苦奋斗、向上向美的精神风貌。”
    参观完“愚公支书”王光国同志事迹陈列室,专家学者们观看了记录当年修路真实场景的纪录片《撼山》。建始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邹先红向大家介绍,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都是由当地电视台拍摄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珍贵的画面,才能让‘愚公路’得到更全面更真实的展现,也让每一位来店子坪的客人有更直观、震撼的感受。”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张建平教授说,在店子坪村,农民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行之有效的传播实践,当地宣传部门领导实践两手抓,在乡村振兴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表示,要将店子坪村推荐给学生作为课题研究基地,让学生们实地感受每家每户的点滴经验。
    作为本次研讨会的组织者,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陈少华教授已经是第四次来店子坪,先后带学生来做过社会实践和课题研究,他表示将把店子坪作为学院的长期实训基地,总结研究“愚公”精神的传播路径。“这里不仅有满满的正能量,还有良好的生态和人文环境,值得深入研究。”第一次来恩施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慧芬教授,让王光国推荐了一处吊脚楼农家乐住下,打算在村里多住两天,以便和村民们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播 骆驼 总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