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图文:开发一个景区 富了一方百姓


图文:开发一个景区 富了一方百姓    农村新报讯 图为:背萎工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
    图为:景区环卫工领班刘成忠接受采访
    图为:大山里走来的金牌导游介绍家乡新变化
    图为:景区商铺引起记者们的关注
    本版图片由记者 张静 摄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谭晓敏 向艳

    恩施大峡谷,一个比画还美的地方。然而,过去藏在深山人不知,村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6月13日,“全国农民报总编辑看荆楚三农亮点”采访团走进恩施大峡谷,看到的是游客多、产业多、车辆多、外来媳妇多的“新生活”。变化缘何如此大?鄂旅投进驻7年来,投资13亿元,将景区提档升级与地方扶贫攻坚统筹推进,实现着“开发一个景区、致富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景。

    村民收入七年翻三倍

    “一条金腰带,穿通南北两岸;人在路上行,好比当神仙。”采访中,“背篓哥”刘成松给记者们念了一段形容“绝壁栈道”的顺口溜,大家纷纷拍手叫好。像这样介绍恩施大峡谷各个景点的顺口溜,刘成松创作了80余首,近2万字。
    刘成松是营上村人,在景区当“背篓工”,他用赚的钱种了20多亩药材,再把药材拿到景区租给他的商铺里卖,就这样钱滚钱,不但脱了贫,还有几十万元存款。“有大峡谷做靠山,只要勤、俭、谦,致富就不难!”
    大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党委委员张俊介绍,大旅游开发带活了一方经济,辖内6个村(社)7456户30088人,都沾了旅游的光,去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是7年前的3倍。“景区建设和经营中,给老百姓创造了多种就业创业门路,连老人都能找到事做,带动面大,增收效果好。”《今日农业》杂志社主编郝建玲采访后连连称赞。宁夏中卫市新闻传媒集团总编室副主任张长春建议,景区可以增加一些体验性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进一步增加村民收益。

    低保户成了百万富翁

    “来大峡谷玩的人越来越多哒,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6月13日,位于大峡谷景区进口处的楚阳农庄生意火爆,老板向绍菊忙着招呼客人。
    向绍菊以前是低保户,丈夫去世后,她在城里租房子住,一边卖蔬菜一边陪孩子上学。
    2013年,大峡谷景区提档升级后,游客呈井喷式增长,住宿的人也多了。向绍菊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农家乐,在网上发布食宿信息,生意很火,后来还扩建了房子,年纯收入达50多万元,没几年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像向绍菊这样吃旅游饭发财的,还有很多。”张俊介绍,景区内外有217家农家乐、320多家小吃店,年营业额过百万元的有40多家,带动一两千人走上致富路。《两岸农业》杂志主编石云飞感叹,大峡谷公司在旅游开发中,不搞大拆大建,很多村民在家就能脱贫致富,做法值得肯定。
    除了农家乐,大峡谷旅游公司还建设了202个商铺,其中158个以每年2000元的租金提供给当地村民经营;景区服务演出人员997人,其中本地人就有632个;流转326户村民的荒山,户平补偿20万元。

    土家妹当上景区白领

    前山村的谭桂英,是恩施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经理。这个土家妹子,获得过恩施“金牌导游”“灵秀湖北最美导游”称号,还是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
    7年前,谭桂英在家务农,有时做“野导游”赚点外快。2011年,谭桂英参加市里组织的培训,考了导游证,顺利进入大峡谷旅游公司,当了一名“正牌导游”。
    谭桂英看到了家乡旅游业的光明前景,也想尽己之力向游客展示家乡美丽,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导游。公司唯才是用,将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不断委以重任。“公司有很多员工来自附近村子,家乡面貌改变的同时,他们也得到了成长。”大峡谷旅游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中国妇女报》新农村新女性周刊农村部主任周俭表示,谭桂英是新时代农村新女性的代表,大峡谷公司给她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让她展现自我的舞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