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咸安“青蛙王子”一年创收60万元


咸安“青蛙王子”一年创收60万元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徐思弘 通讯员 李星 胡剑芳

    6月22日,骄阳当头,在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11组,一位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在纱帐中向水面撒食,一只只小青蛙蹦跶着上岸抢食。这位青年叫万勤,今年32岁,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是黄荆塘村长岭万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眼下,基地的青蛙还未批量上市,万勤便发挥自己营销专业的优势,主动与咸宁各大超市、农庄、餐馆对接,按18元/斤的价格销售青蛙。基地每亩平均产蛙2000斤,20亩地年收益达60万元以上。
    2016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中,餐桌上的一盘青蛙触动了他创业的灵感。当年,万勤辞去了在湖南做营销的高薪工作,只身前往湖南益阳学习青蛙养殖技术。凭着一股年轻人的干劲,万勤回到家乡黄荆塘村,租赁20亩地,拿出打工的积蓄30余万元,购买了170万尾蛙苗,开始了养蛙之路。“蛙池上为何要盖上一层纤细的黑膜?吸虫灯有什么作用?”说起养蛙经,万勤如数家珍:丝网能防止青蛙的天敌飞鸟、老鼠和蛇。吸虫灯是为了吸引旁边稻田里的各种害虫,给青蛙当美味野餐,两全其美。不仅帮助稻田减少虫害、增加产量,还成就了野生青蛙的肉质。
    给青蛙喂食是个技术活。青蛙喜荫、爱吃动食,因此饲料台必不可少。“青蛙的眼睛结构特殊,对静态物体‘视而不见’,但对运动的物体很敏感。把饲料撒在食台上,大量青蛙在食台上跳动,会带动饲料抖动,这样能刺激青蛙去捕食。”
    长期观察青蛙进食的过程中,万勤有了一项创新。他将木质框架改为以白色pvc管为主的新式蹦床,增加饲料台的弹性,让青蛙吃食更“香”。并且,延长了吃食台的使用寿命,省工省料。
    万勤对基地还有新的打算:“水边种稻,水下养泥鳅,水上养青蛙,搞活立体养殖。”稻谷不用施肥、青蛙的粪便是泥鳅最好的美食,沉到水底的没吃完的饲料也是泥鳅的美食。这种立体式种养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又增加综合收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营销 稻谷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