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峡江遍开致富花


峡江遍开致富花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朱萍 文凯 通讯员 胡智斌 何英

    “百里荒”不再荒了

    “要不是扶贫的好政策,现在这日子不敢想啊。”10月17日,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中洲山村五组贫困户马世桥望着房前屋后的新变化,感慨地说。“新盖的猪圈可以养20多头猪,坡子下面连着的是沼气池,可以处理动物粪便。”47岁的马世桥,妻子瘫痪丧失劳动能力,10岁的女儿患有癫痫,年老体弱的岳母也需要照顾,他一个人承担着整个家庭的重担。
    现在,马世桥家里不仅面目一新,更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今年3月,他从百里荒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领养了21只种羊、7头牛,目前已经卖出了12只羔羊,收入5000多元。“牛羊长出来的重量合作社给我算钱,生出来的羔羊卖了钱全部归我。”马世桥介绍,本月底商品羊就可以出栏,估计又有七八千块钱的收入。
    在山大人稀荒地多的百里荒,和马世桥一样走上脱贫致富路的农户有1750多户。凭借独有的草场、山场资源,百里荒牧业公司利用“公司+合作社+中心户+贫困户”的互助协同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牧旅融合,巧借景区优势,把放羊场变成观光场,把牛羊肉变成旅游产品,使得如今的百里荒不再荒了,百里荒的贫困户们更不慌了。

    “特色牌”一张接一张

    地处三峡库区的宜昌,是全省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之一。宜昌市在扶贫攻坚中,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在加快补齐库区民生短板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农脱贫。
    在清江之畔,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两河口村的胡家窝,2000多亩生态白茶基地点缀在青山绿水间。长阳汇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的茶厂里,58岁的贫困户方正新算起了账:“茶厂务工每月收入一两千,磨豆腐一年可净赚1万多元,一年收入有3万多元……”
    而在以前,方正新住在交通不便的深山里,只能看着满山嫩绿的茶叶却难以卖出去。去年,和方正新一起,胡家窝有数十户村民从深山里,搬到“水电路讯样样通”的安置点,加入生态农业合作社,户均增收5000元。
    同样山大人稀的兴山县高桥乡大槽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在宜昌市发改委等5家驻村单位的帮扶下,村民们因地制宜发展“茶、菜、药、果、畜”等特色产业,庭院经济办得有声有色。
    五峰印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五峰蓝”电商平台,通过“电商+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已形成渔洋关腊肉、湾潭土豆、仁和坪食用菌、牛庄天麻等“一乡一品”格局,让最原生态的土特产、民俗工艺、最秀美的旅游产品走出了大山,带动900多户贫困户脱贫。

    “持久战”里见真章

    今年刚刚退出贫困县行列的远安县,是宜昌市首个脱贫摘帽的县市。
    虽然已经“摘帽”,但这里的扶贫力度丝毫不减。临近远安县城的鸣凤镇北门村,山多地少,依靠近年发展起来的雷笋产业,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去年底已整村出列。
    10月17日,农村新报记者见到村党支部书记胡荣时,他正在为村里即将兴建的冻库选址。“村里的1000多亩雷笋效益不错。但由于上市集中,不易储存,市场波动较大。高峰期10元一斤,而最低价只有3元。”在胡荣看来,这个总投资180万元的冻库,是确保村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利器,“明年4月出笋前可以投入使用,至少能延长雷笋销售周期一个月,销售价格也会更高。村里还在推广大棚蔬菜,面积已有400亩,冻库同样可以解决卖难的问题。”
    属于插花贫困地区的当阳市,插花村分散、面广、不大显眼。按照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标准一致、扶持政策一致、工作力度一致、考核评估一致的要求,国庆长假刚结束,当阳市第二轮“千名干部百家企业精准扶贫攻坚行”活动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目前,全市155个村每村至少有5名驻村工作队员,工作队员严格实行驻村脱产“五天四夜”,与全市近百家企业、商会一起,把产业发展作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为各村制定脱贫攻坚规划。
    一场场攻坚战、持久战,带来的是满满的收获,一朵朵致富之花开遍峡江。截至目前,宜昌市通过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依托茶叶、畜牧、柑桔、蔬菜、水产、食用油等六大特色产业和花卉苗木、中药材、食用菌等林特产业,已在贫困村组建合作社1017个,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的比率达84%,合作社与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对接率超过六成,户均享受产业奖补资金3500多元,一张接一张的“三峡特色牌”成为脱贫利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茶叶 生态农业 食用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