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临夏市万亩玉米秸秆青贮工作拉开序幕


    “玉米”变“饲草”,“饲草”变“产品”,“农民”变“股东”,“灰色”变“绿色”。近年来,甘肃省临夏市通过“粮改饲”等一系列探索实践,奏响了全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华章,实现了旱作农业的二次革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明显加快。

    当前,正是玉米秸秆饲草的丰收时期,也是开展秸秆青贮工作、备足青贮原料的关键时期,临夏市各镇村田间地头、青贮饲草打包收购现场,呈现出一派喜悦忙碌的丰收景象。

    9月6日,枹罕镇马家庄村的精准脱贫户拜哎力一大早就开着自己的三轮摩托车,拉满一车的玉米秸秆,早早的来到八坊清河源玉米秸秆青贮现场排队,为的就是能把自家的玉米秸秆青贮打包,早早卖出一个好价钱……拜哎力说:“自己就种了这几亩玉米,以前秸秆都没有办法处理,只能晒干当柴火用,自己也麻烦,还弄得到处都不干净,现在好了,有了青贮打包,没想到自己的秸秆也成了喂牛羊的好饲料,一公斤给我0.35元,算下来也有好几千元的收入呢!”拜哎力笑着说道。

    八坊清河源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自9月1日起开始收购青贮玉米秸秆,现在总共有8台大型的铡草机在对秸杆进行初步的分割处理,基本能收购枹罕镇周边所有的全株青贮玉米,将总共收储5万吨用于牛羊饲料,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把秸秆变废为宝。

    笔者在现场看到,村民不停地将玉米秸秆输送进秸秆铡草机里。伴随着铡草机的“隆隆”响声,一股青草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玉米秸秆变为粉碎状,洒在收储仓里,来自临夏市畜牧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协助八坊清河源青贮打包工作,并且在技术方面给予帮助,不一会儿,拉满秸秆的车辆就已经排成长龙,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种了大半辈子庄稼,没想到这看似不起眼的玉米秸秆也能换钱了。”枹罕镇街子村村民谭中文一脸笑容地给笔者算起了一笔账:“我家的4亩玉米秸秆今年就地青贮打包,平均每亩玉米秸秆有一吨多,4亩加起来总共有5643元,子女们也外出打工挣钱,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作为社长的他,也经常自学国家政策,把惠民惠农的好政策及时宣传到各家各户。

    与此同时,折桥镇粮改饲的工作人员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折桥镇工作人员王伟说,粮改饲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从今天开始进行青贮作业。与枹罕镇不同,因村落距离较远,每个村都租用大型卡车方便拉用,既降低了成本,又给村民们提供了便利,折桥镇现有2500亩玉米,分别在八坊清河源、燎原牧业、华安牧业开展青贮打包收购,并将如期完成任务。

    “现在正搬运的是我的秸秆,丈夫打工去了,孩子也小,我的4亩地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村社干部和邻里乡亲都过来帮我,我心里特别感谢。”折桥镇陈马村村民程秀艳说,“真是没想到自家的秸秆都能卖钱了,给环保也出了力,青贮打包真是好技术啊!”

    据了解,此次临夏市计划实施“粮改饲”10000亩。目前,该市玉米秸秆青贮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马庆贤 韩瑞 黄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饲料 处理 田间地头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