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新疆乌什:合作养殖实现贫困户脱贫梦


    图尔荪正为合作社的褐牛整理草料

    一个“养牛汉”,在党的好政策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成为远近皆知的“牛”老板。说起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阿克托海乡吉格代力克村的萨拉木·瓦依提和他的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都说“牛”。

    一排排红砖垒砌,彩塑板盖顶的“牛宾馆”坐落在吉格代力克村边,342头牛在干净宽敞的牛圈中晒着太阳。这座占地5000平方米,乌什县规模最大的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吸纳全村87户村民,包括7名贫困户。村民作为合作社工人,每年除了享受5000元的合作社分红,还通过自己的劳动,每月有近3000元稳定收入。

    乘着政策“东风”带头示范共致富

    “牛”老板萨拉木养牛已有十余年,在传统牲畜养殖方面,他早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宝典”。通过经验积累和讨教学习,作为养牛专业户的他技术已十分成熟。

    “先富带动后富”是萨拉木的真实想法。2016年,萨拉木吸纳周边村组牛羊养殖大户5户32人,自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雇佣村中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通过向周围农民传授养牛技术,收购贫困户玉米秸秆等方式,逐步带动身边贫困户发展牲畜养殖。

    “我成立合作社,享受到了党的好政策。”萨拉木说,他养1头牛,政府便为他补贴800余元,此外还享受到了国家项目补贴,因此,合作社的创立才会顺利进行。

    作为合作社的带头人,萨拉木并没有止步于现状。圈舍建设、合作社运行、肉牛育肥养殖、市场营销……每一个环节,他都要进行深入学习,潜心钻研。

    “规范养殖流程,坚持精料喂养”是合作社始终秉承的理念。

    “我们的牛吃的都是‘营养餐’。”萨拉木介绍,青贮饲料、玉米、油渣、番茄渣、苹果渣是他厂里褐牛的“餐食”。采用有机草料喂养,肉牛品质更高,每头可产肉400公斤~500公斤。

    “现在我的1头牛售价为1.3万元~1.4万元,因为当地养牛人少,我的牛品质好,所以销路不成问题!”萨拉木乐呵呵地说。

    “两免一补”防风险第一书记帮“谋划”

    2017年,自治区环保厅“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正式进驻阿克托海乡吉格代力克村,刚来不久,第一书记孙建新就了解到“牛”老板的实际困难。

    “萨拉木一直想扩大养殖规模,却因前期基础建设投入大,无力解决圈舍扩建、草料采购等困难。”孙建新说。

    得知这一情况,孙建新与工作队立即行动,帮助萨拉木解决协调自治区科技厅的科学养殖等项目资金100万元,为合作社扩建了1500平方米的圈舍。同时,以该项目资金入股的方式,带动87户230贫困人口参与到合作社来。

    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如何让村龙头企业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呢?孙建新一直为村内贫困户“谋划”出路。

    为解决贫困户增收难度大的困难,“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和阿克托海乡党委、政府率先在全县采取利用贫困户“两免一补”小额信贷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动员村内29户脱贫难度大、劳动力少的贫困户,到信用社户均贷款5万元。

    “通过信贷入股分红的方式,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既能解决合作社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又减少了贫困户还贷风险。”孙建新说。

    现在,参与入股合作社的29户贫困户每年都可拿到5000元分红“礼包”。截至目前,合作社已为29户贫困户发放分红款15万元。

    “今年我就有信心‘摘帽

    ’脱贫

    ”

    去年,当地贫困户图尔荪也通过“两免一补”小额信贷方式入股合作社,当年年底,就拿到了5000元的合作社分红。

    图尔荪是吉格代力克村的贫困户,和父母、妹妹一同生活,家中仅有的9亩地成为一家4口人的唯一经济来源。“去年靠种麦子和核桃,一家人才有了1万元的收入。”图尔荪说,他也出去打过零工,可除去吃住的花费,最终还是“两手空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两免一补 玉米 牲畜 养殖大户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