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变革防疫模式助力畜牧发展


    2014年以来,贵州省农委率先在全国探索动物防疫机制社会化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四年来,全省畜禽死亡率下降3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减少畜禽死亡300万头(只、羽),增产1500吨肉产品,产值约4500万元,养殖户人均增收约2600元。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有力地促进了该省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助推了脱贫攻坚。

    改革前,全省动物防疫是“一村一名防疫员”。由于待遇低、劳动关系不明确等原因,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一度面临“线断、网破、人散”的困境。改革中,省农委根据全省畜禽养殖主体多元化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养殖规模和饲养方式,重点推出了三种防疫模式——

    针对农村散养方式,推行动物防疫合作社模式。以村级防疫员为主力,成立县级合作总社,乡(镇)成立分社,村级防疫员自由选择加入分社,以资金和技术服务入股,成为股东。由政府向合作社购买服务,逐级签订目标任务书,为农户开展防疫、监测、检疫一体化服务。年底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兑现经费。针对大中型规模养殖为主的饲养方式,推行动物防疫专业公司模式。在中心城区,采用复合型动物防疫医院模式,两者都以动物防疫公司或综合服务型防疫医院为主体开展相关服务。

    社会化服务大幅提高了基层防疫员的收入水平。据统计,基层防疫员劳动报酬从2013年的1500元左右增长到2016年的2万元,增加10倍以上。待遇的提高,激活了基层防疫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提高了动物防疫水平。四年多来,全省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没有出现H7N9从家禽向人传播的情况。

    强有力的防疫保障体系,增强了农民群众发展养殖脱贫致富的信心,解决了基层政府发展畜牧业的后顾之忧。目前,全省66个贫困县都选择了畜禽养殖作为产业扶贫主导产业,带动脱贫95万人以上,占全省脱贫任务的1/3。与2014年相比,全省猪、牛、羊、禽等主要畜禽出栏量增长了57%,畜牧业产值增长了162%。陈毓钊谢琳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动物防疫 检疫 散养 重大动物疫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