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方问禹魏一骏唐弢
9月15日,杭州殡仪馆一号厅,一片肃穆寂静。络绎不绝的吊唁者中,有许多从温岭、上虞等地赶来的生猪养殖户,队伍中不时传出抑制不住的啜泣声。
把他们“弄”哭的人,叫王一成,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9月12日上午10时许,王一成病逝于杭州,年仅60岁。
王一成,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次出国留学,面对海外优厚的挽留许诺,他为何毅然归国?
从事基础科研将近20年,他为何选择转战生产一线、与病死猪打交道?
厚德力耕、鼎新致用,数十年如一日,如此优秀的典型,何以逝后才为人知?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近王一成平凡而感人的人生。
他是从事近20年基础科研的“老海归”,却选择走出实验室,奔赴“生产的主战场”——
1999年12月31日夜,两个千年的交汇点,地球人在欢腾。
迎着璀璨的烟火,王一成匆忙奔赴杭州下沙一家出现病情的养猪场。诊断、隔离、消毒、转运,这位临危受命的现场“总指挥”,一直忙碌到翌日凌晨两点多钟。
此时此刻,家中翘首以盼的父母、爱人和儿子心里五味杂陈:这千禧夜,还是王一成留学回国后的第一个生日。
这也是王一成35年科研生涯上的转折点。
1982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后,王一成就来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科研生涯前半段,他从事畜禽寄生虫病和传染病防治技术的基础研究。
浙江省农科院原副院长徐子伟是王一成的老领导,共事30年。1987年初识时,他印象中的王一成是个视野开阔的“时尚青年”,不仅科研上屡屡创新,还在学外语、学开车、学计算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一成先后留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美国阿肯色医科大学,其“冠状病毒RNA转录机理的研究”等研究成果两次在国际顶尖病毒学杂志上发表。
当时,国内动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刚刚起步,王一成留学带回的技术起到了引领作用。他也是浙江省农科院动物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带头人。
上世纪90年代末,浙江省生猪规模养殖迅速发展,猪病防治成了影响产业发展的头等大事,然而生产一线的猪病临床诊断人才奇缺。
考虑到浙江畜牧业一线形势,长期从事基础科研的王一成决定,走出实验室,奔赴“生产的主战场”。
科研圈里的人都明白,做基础研究更有机会发文章,更容易出名。
“这是王一成主动要求的,他丝毫没有考虑自己个人得失。”浙江省农科院畜牧所所长鲍国连说。
由此,王一成拿起的“解剖刀”,再也没放下。
他对学生们说,基础研究可以让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去做,地方农科院更适合为生产服务、为基层服务。人人都做基础研究,那些不懂技术的农民怎么办?
职业生涯的下半场,王一成大多时间留在了猪场、实验室里。
近20年来,王一成服务过浙江省1000多家规模养殖场,亲手解剖过上万头病死猪,化验标本5万余项(次),检测血清抗体40万项(次),多次遏制了可能造成重大疫情的动物疫病扩散。
常年接地气、联系生产的王一成最终“集大成”,成为公认的“浙江猪病防治第一人”。
他是浙江养猪场的“活地图”、猪病防疫实验的“数据库”,他将国外先进的基因工程疫苗应用到防治猪病上,在抗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猪干扰素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他主持浙江省重大、重点课题20项,发表论文100多篇,9项成果获省、部级奖。
王一成办公室的书柜里,满满当当都是与猪病相关的书籍,但也有一本厚厚的《羊病临床诊断》。
“猪医”怎么研究起羊病?原来,伴随着浙江养殖业转型升级,近年浙江不少养羊的农户也慕名找到王一成。于是,他开始学着给羊看病。
他是热爱生活的文雅书生,却一头扎进病死猪堆,化身养猪户的“守护神”——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7-12-17/135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