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关于信息化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摘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信息化建设和村建设二者的关系,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在村建设中的具体举措,包括建设“三农”信息商务平台、建立农业信息站、建立“农民信箱工程”、推广“三电合一”模式、开展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公开有关信息资源、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等。

  一、前言

  目前,中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时期,今后中国农业发展可能出现的大趋势是: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从现代农业走向信息农业。这期间,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村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村建设进程的重要手段。?

  从目前来看,农村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以往许多地方重视物质资本投资,轻视人力资源开发,把农民教育工作看成是软的、虚的,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把有限的农业经费用于经营性补贴等,导致农民很少得到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在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当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责任感,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加大对农村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民素质提高,这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农村信息化能够避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通过农业和农村信息网,可以快速传递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的农业布局,提高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还可以为农民提供微观市场指导,是农民与市场有效对接的桥梁,帮助农民正确决策。信息化还可加快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让更多的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实践证明,“生产发展”的村离不开农村信息化,“管理民主”的村需要农村信息化,“乡风文明”的村还是要依靠农村信息化。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络服务,将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作用。

二、农业信息化是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业信息化从广义上而言,应当是指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其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六个领域: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和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

  关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关系,正如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的,“电子信息技术是国民经济的倍增器”,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也同样可以带动农业现代化。

  社会主义村建设首先要推动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发展农业信息化。我国农村耕地资源有限而各地物产资源不一,即便是许多闭塞的山村也有自己很好的特产。过去在农产品短缺时期是靠政府安排,由各级政府包打包唱。现在则不然,情况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政府过去那种催耕催种、层层分解计划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在目前的农业格局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如何让信息走进来、让产品和劳动力走出去”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这就迫切要求政府改进对农业的领导管理方法,即改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改一切包揽为宏观调控,改行政干预为正确引导,改催耕催种为改善发展环境。同时,市场农业的发展也要求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市场需求决策好生产经营。很显然,满足市场农业对政府和农民的要求,只能依靠信息化来完成。建设农村信息平台,打造一个高效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使广大农民能够通畅地得到最全面、最快捷的信息成为建设村迫在眉睫的需要。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信息化建设体系日趋完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全国农业网络体系;初步构建了农业电子政务框架,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成效日益显现,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村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播 信息服务 农业现代化 地理信息系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