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依靠科技降成本 甘蔗机械化鸣笛起航


甘蔗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三,生产成本却比澳大利亚、巴西等国高出一倍,在激烈的国际制糖业竞争中明显乏力;对甘蔗收获机械的自主开发自上世纪70年代起步,至今高性能甘蔗收获机的推广应用依然举步维艰。

  怎么办?专家指出,大力发展甘蔗生产机械化,依靠农机降低制糖成本,正是破除坚冰的关键所在。

  坚冰

  作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最大宗作物,甘蔗的种植面积达137.8万公顷,年产量在7000万吨以上,仅次于巴西和印度位居世界第3位。然而,时至今日,我国的甘蔗种植和收获依然以人工为主,效益低下,甘蔗生产机械的应用范围不广、作业水平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仿佛一块坚冰,未能对提高我国制糖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足够助力。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设施与设备研究室于2009年6月,对湖南、广西等甘蔗主产区进行了调研,深入分析了甘蔗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当前制约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三。

  一是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技术瓶颈尚未突破。所谓的瓶颈,指的就是甘蔗收获。国外大型甘蔗收割机成熟、先进,但是售价昂贵、体积庞大,对作业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国内自主研发的切段式收割机还处于试验阶段,整秆式收割机处于小批量生产和示范阶段,致使甘蔗收获机械缺乏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基础。

  二是甘蔗收获机械研发、示范资金投入不足。甘蔗联合收获机械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研发成本高,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机具研发及成果转化缓慢,迫切需要资金支持。此外,资金方面的捉襟见肘,也直接制约了示范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农机与农艺不协调。以广西为例,甘蔗种植行距普遍为70-90厘米,而且部分蔗地还套种玉米、西瓜等作物,与收获机械作业要求的1.2米(整秆式)或1.4米(切段式)行距不相符合,制约了甘蔗中耕培土和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营主体分离、利益不对称、政策扶持不到位、制造基础薄弱等因素,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破冰

  蓬勃发展的农机化大好形势为发展甘蔗收获机械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宏观环境和有利条件,也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所幸的是,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已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各地特别是农垦部门对甘蔗收获机械化的需求持续升温,各级政府及企业对甘蔗收获机械的研究投入也大幅度增加,已有四种甘蔗联合收割机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这种形势下,今后几年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将会步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致力于甘蔗生产机械化研究多年的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原院长区颖刚教授如是说。

  发展甘蔗收获机械化是一项对传统技术进行革新的系统工程,国家的政策扶持和研发投入是推动这一工作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因素。据悉,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研制开发”就把甘蔗收获技术体系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列入了重点课题加以支持。

  “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无力自筹资金购买中型以上的甘蔗收获机械,可以由政府统一进行扶持,让针对性强的高性能收获机走进不同生产区;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放示范区补助资金支持机械化生产,调动种植户的购机热情。”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彭彦昆教授建议。

  在现阶段,引进、消化和吸收将是绕不开的技术发展路线图。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研制的甘蔗收获机主要还是仿制美国、澳大利亚及日本的产品,分为整秆式和切段式两种。在全球多个产糖大国,甘蔗收获机械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和我国以分段式中、小型作业为主的模式不同,国外正以高效率、适应性强的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为主要模式,并以大型、高效作为发展方向。而我国南方蔗区地形各异,种植地块小,品种不一,使得功效较高的切断式联合收割机很难在当地得到推广,而以小型甘蔗割铺机和剥叶机为主的小型整秆式收获机则更加适合我国产蔗区的生产情况,值得引进和进一步推广。因此,国内的甘蔗机械生产企业,需因地制宜,着重在这一领域取得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

  起航

  此外,区颖刚还强调,在我国推行甘蔗生产机械化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从人工作业到机械作业的转化,它同时还包含着种植模式、思想观念乃至整个生产管理体制的深刻变迁。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解决土地整理、机具配套、管理及人员培训等问题,还需要加强农机与农艺的协作,研发适应机械化宽行距要求但是又不减产、抗倒伏、易落叶的优良品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甘蔗 收获机械 行距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