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农业生产可巧妙利用气候变暖


“ 发展中国家在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时更为脆弱,将承受着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的75%~80%。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依赖性强,环境恶化使自然资源的压力不断增大,并增大了农业管理的复杂性。”世界银行在近期发布的《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中如此说。

在10月29日-30日的现代农业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暨黄淮海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高峰论坛上,几位研究人员的工作给中国农业面对气候变化挑战暗淡的前景带来一丝阳光。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的利弊情况,分析了未来中国农业如何巧妙利用气候变暖这一难以逆转的事实。

兵临城下

近年来,中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而总产持续增加,不难分析出单产提高对总产的贡献最大,其中主要归结为科技、资金和优惠政策的投入。

南京大学曾对中国551站1961年~2000年降水量的研究表明,北方地区除东北外近40年来气候呈现干旱化趋势,尤其是河套地区标志线明显东移,半干旱区逐年东移。以往旱灾多以华北、西北为主,而现在江南、华南、东北等湿润地区也频发严重旱情。

中国农业目前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不乐观。干旱地区十年九旱,半干旱地区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农作物受旱面积在0.27亿公顷左右,成灾面积0.12亿公顷,因干旱损失粮食约300亿公斤,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

国务院2008年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变化,气候变暖可能将增加中国北方地区干旱化趋势。水资源短缺日趋加剧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瓶颈。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正斌分析,在诸多因气候变暖引起的不利因素中,“如增加干旱风险、高温风险、病虫害风险、冰川解冻、海平面上升等之外,未来温暖的天气也可能会有一些对农业有利的影响,如增加冰川融水资源、扩大生物生长区域、延长生物生育期、提高复种指数等,还有待于研究并加以利用。”

有意思的是,即便被众人痛恨的CO2(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问题,张正斌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CO2肥料也增加、提高植物生长量,并且CO2资源还可深加工利用”。

对此,张正斌认为:“以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趋利避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气候变化 干旱 气候 现代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