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保护性耕作保墒减灾 好技术怎样推开?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成技术,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保护性耕作要在我国得到快速推广,离不开完善的支撑体系,当前尤其需要开发出适合不同地区生产特点的农机具。翟琇认为,“目前大机具与小地块的矛盾、小机具作业质量不高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免耕播种机可靠性不高,成为影响保护性耕作发展的难点之一。”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洪文表示,我国保护性耕作仍有许多技术需要研究,其中农机具研发和杂草控制仍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研究重点。

  此外,目前保护性耕作机具还存在售价过高的问题,一台小麦12行免耕播种机售价1.5万元左右,而相同规格的普通播种机售价只要0.35万元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挫伤了农民购买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积极性。

  加速发展保护性耕作,既需要好的技术、好的机具,还需要一个好的激励机制,“要确保采用保护性耕作的农户、农机户利益不断增长,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才能促进保护性耕作的推广。”路明说。
延伸阅读

  “数”说保护性耕作

  429万亩

  到去年年底,我国已建成部级保护性耕作项目县226个,省级项目县365个,总共实施面积4298万亩,占适宜使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面积的4%左右。

  70%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保护性耕作应用面积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1%。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澳大利亚应用面积均已超过本国耕地面积的70%。

  84.23元/亩

  2008年农业部监测数据表明,与传统耕作比较,保护性耕作节本增效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达84.23元/亩。

  31.76%

  农业部监测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减少风蚀量31.76%,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利用秸秆还田将碳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在土壤中,4000万亩保护性耕作地块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166万—364万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耕 小麦 干旱 耕地面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