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近年我国苹果产业发生的重大变化




  7管理机械化程度提高

  随着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极大的推进了果园管理机械化的进程,特别是挖穴机、微耕机、机动喷雾器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果园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这对于改善我国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果园管理劳动力不足的现状,是非常有益的。

  8生产管理简便化

  随着栽培措施的日益完善,免耕法、生草制等全新的管理方式应用越来越广,土壤管理向简便化方向发展,清耕法等传统模式正被颠覆。

  9施肥科学化

  我国苹果园在施肥管理上存在极大的盲目性,特别是氮素肥料施用过多.导致枝梢受冻,果实贪青晚熟,严重的影响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自2006年开始,在果产区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以确定土壤中缺什么养分,缺多少,使施肥有据可查,从而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实行科学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进果树健康生产,为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打好基础。

  10树形动态化

  传统的栽培习惯是一种树形应用到底.生产实践证明,这有多种弊端。疏层形具有整形时间长,前期产量上升慢的不足之处;纺缍形具有进入结果期早.但枝量过大,结果枝易衰弱的不足之处.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人们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在栽培的前期。推行改良纺缍形整形,以促进早产.结果数年后,当园内光照恶化时,则将树形通过减少主枝,降低树高等方法.变为变则主干形,到树体充分生长,结果稳定时, 通过落头开心,树体提干,使树形过渡为开心形,这样既兼顾了早期产量的上升,中期产量的稳定,又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成为生产中最理想的树形。

  11销售呈现明显分级现象

  在我国国内,有23个省市自治区

  栽培苹果,但以山东、陕西、河北、河南、甘肃、山西为重点产区,其中山东的烟台、陕西的延安、甘肃的平凉、山西的运城为全国苹果栽培较好的地方,无论品种组成、栽培技术、果实品质、经营效益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长城以北寒地及长江以南苹果栽培面积少, 产不足需,是我国苹果的主要销区。

  国内苹果市场呈现城市和农村两大板块,城市消费是我国苹果消费的主要渠道,一般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65%以上。农村由于购买力低下,消费量有限,对市场影响微弱,一般消费量占苹果总产量的35%左右。

  国内苹果消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主要消费层面有国宴、酒楼宾馆、城镇超市、水果批发市场,水果摊贩等5 个层次,其中国宴用品要求较高,能进入国宴的为我国苹果的精品,这属于我国苹果市场的最高端市场,也是洋苹果与我国苹果竞争的主要市场之一。酒楼宾馆是我国优质苹果的主要销售处,苹果销售价格较高,城镇超市销售的果品质量也较好,这两个层面是我国苹果市场的中端市场,也存在国产苹果与洋苹果竞争的现象,国产苹果在价格方面优势明显.但在产品的多样性及品质方面仍有差距。水果批发市场、水果摊贩则属于大众化的销售方式,属于我国苹果的低端市场,这个层面上的苹果竞争则以国内不同产区之间的竞争为主。因而就国内销售形势而言,我国苹果销售的重点是占领中端市场,挺进高端市场,因而提高品质,走精品化发展方向是我国苹果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应坚持的方向。

  12出口数量大幅提升

  经过多年的品种更新和栽培向适生区集中,我国苹果品质有大幅度的提升.优果率所占例大大提高。在一些优生区,优果率已在75%以上。各苹果产区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化生产,苹果品质大幅度提高,出口量持续增加,拉动苹果市场全面回升。2006年红富士苹果产地最高售价达5.00元/千克,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产地最高收购价超过6.40元,千克,创历史新高,出口范围由东南亚、俄罗斯等传统出口区向欧洲共同体等高端市场发展。

  13贮藏现代化步伐加快

  贮藏作为苹果生产的后道工序,对于缓解苹果市场压力,实现苹果的周年均衡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冷藏效果好,随着冷藏设施的完备,冷藏成为最主要的贮藏方式,传统的通风库、窖洞、地沟等贮藏方法逐渐淡出。整体上贮藏管理的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

  14加工业蓬勃发展

  我国苹果出口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鲜果出口,这部分所占比例较小,另一种方式为加工品的出口,主要是果汁出口.这是我国苹果出口的主要方式。多年来.由于苹果加工利润丰厚,促使了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至2007年底.,全国果汁饮料厂家达4000多家,其中 34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2007年售出97亿公升果蔬汁,我国苹果汁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在国际上均居领先地位,我国苹果浓缩果汁出口已经占到世界贸易量的60%,已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行业之一。果汁加工企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有效解决国内卖果难,保证产业稳定健康发展,防止产业出现大的波动,提升产业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苹果 品种 施肥 果汁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