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巨晓棠同时强调,以上是基于华北平原和太湖地区两个典型的集约化农业体系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关数字可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未必适用于其他地区。“中国地域广阔,具体的氮肥优化施肥量还需因地制宜,在科学测定农田氮肥肥力等基础上才能得出具体结论。”
由于这一研究成果系统解析了单位化肥氮进入农田后农学和环境效应,揭示了氮肥损失机理,提出了在高产条件下如何实现低环境代价的技术途径,为集约化农业生产如何实现资源高效和环境友好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态学家David Tilman给予了高度评价:“该文对氮肥农学和环境效应理解取得了重要进展。”美国科学院院士Pamela Matson评价说:“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我多年来阅读过的印象最深刻的论文之一。作者系统研究了中国农业生产中两个重要的集约化轮作体系(小麦—玉米,水稻—小麦)中的氮素平衡。其特色是应用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对氮素投入和损失途径逐个进行了系统详细观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工作。更为重要的,他们用多年的长期试验证明了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优化施氮仍可极大降低氮肥的环境影响,且能节约氮肥投入成本。”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9-02-23/138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