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从5%到90%——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终于扬眉吐气


  上世纪90年代,棉铃虫给国家和棉农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超过100亿元,农民因防治棉铃虫中毒人数高达24万人次。

  对付棉铃虫,最好的办法是把一种抗棉铃虫的基因导入棉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西方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全方位研究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在全球范围引起轰动。

  一定要培育国产转基因抗虫棉

  作为技术力量最强的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领导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我国自己的抗虫棉来!然而,要研究转基因抗虫棉这个高科技项目,又谈何容易!尤其对于一个地处河南安阳农村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技术信息和资料匮乏是他们遇到的最大障碍,所领导就发动科技人员四处寻找相关资料、参加学术会议。专家们经常从北京查阅完资料,连夜乘火车返回,到安阳才凌晨4点左右,他们就深一脚、浅一脚地摸回实验室,接着进行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12月,代表我国第二代抗虫棉的“中棉所41”通过审定。接着,“中棉所45”、“中棉所47”等20多个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陆续通过审定。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席卷全国,造福社会

  1998年,我国抗虫棉种植面积为380万亩,国外抗虫棉占95%以上的市场份额。如今,国产抗虫棉已经占到抗虫棉面积的90%以上,累计推广上亿亩。抗虫棉的种植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暴发危害,农药用量减少60%—80%,每年节约化学农药用量2000万—3000万公斤,农药中毒事件降低了70%—80%;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每亩还可增产皮棉7公斤,增收节支约120元,创造社会经济200多亿元。

  目前,以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科技贸易公司为主体,依托中棉所科技成果,在我国三大棉区分别与地方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成立了8个区域性合资公司,形成了以中棉所为研发中心的遍布全国的产业化体系,建立了抗虫棉新品种示范点200多个,促进了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快速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棉铃虫 皮棉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