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小麦黑锈病危及亚洲主要谷物生产国


  本报记者 李钊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期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警告,曾经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小麦黑锈病重新发作,并有可能危及亚洲主要谷物生产国。

  随着国际粮价的日益上涨,粮食产量的波动也开始令人心惊,如果小麦产量出现大幅降低,那么国际期货市场上谷物储量也将随之探底,进而加剧目前世界粮食紧张局面,甚至有可能导致更大范围的饥荒出现。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表示,最新发作的小麦黑锈病主要是由一种禾柄锈锈菌引起的,这是一种远古以来就一直困扰农业生产的病菌。1999年,这种新型强致病性小麦秆锈病菌在乌干达发作,当时菌株代号为Ug99。2001年和2003年,该病菌先后扩散到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2007年,它在也门出现,给当地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目前,这种病菌已传播到了伊朗。

  根据专家对伊朗小麦秆锈病菌株的检测,该病菌传播性已经有所增强,将可能很快影响到伊朗周边主要谷物生产国。专家们担心,病菌孢子会随着强风继续迅速传播,而伊朗东部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则首当其冲,最有可能受到该病菌的侵袭。

  法国农科院小麦秆锈病专家伊安?萨奇表示,威胁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当今世界各国种植的小麦中有80%%容易受到该病菌影响。为了制止病菌的传播,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向农田喷洒杀菌剂。如果病菌一直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条件下繁殖传播,那么将给小麦及谷物生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禾柄锈锈菌其实很早就为世人所知,在冷战期间,这种病菌还曾被美、苏两大集团作为生物武器研究。该病菌最后一次在美国出现是1974年,当时它导致美国40%%的小麦绝收。随后,1970年的诺贝尔奖得主诺曼?波尔朗格教授研究培育出了多种可以抵御小麦秆锈病的小麦品种。但是在1999年,一种新型秆锈病菌变种的出现使得之前所有的研究结果都化为无用。

  小麦秆锈病最大的威胁就在于它的迅速传播性。一旦该病菌侵入一片麦田,就将在受感染小麦叶上形成很多充满强致病性病菌粉末的小疱,这种病菌的分裂发育不需要授粉过程,每15天就自动分裂一次,每次分裂形成的病毒粉末堆甚至用肉眼就能看得见。随着强风,病菌可以穿越广阔的地区。1986年在东非、北非暴发的谷物黄锈病,随着季风慢慢扩散,先后波及也门、伊朗,最终在1997年来到印度和中亚地区,当时这场灾难造成高达十多亿欧元的农业损失。

  最新的研究是由位于墨西哥的玉米和小麦优化培育研究院来主持进行的,研究人员分别在位于尼泊尔、印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4国的27个小型研究中心,就当地小麦品种进行防秆锈病测试,但是最新的研究结果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秆锈病 传播 致病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