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困境调查:“新农合”覆盖广但水平低


    导读:47岁的保定清苑县臧村镇东臧村男子郑艳良嘴里咬着痒痒挠,用钢锯和小刀锯下自己患病的右腿,此事引爆了舆论,网友评论其行为堪比“关公刮骨疗毒”,并赠与其“保定硬汉”之名。

    近日为郑艳良提供免费治疗的保定市第二医院透露,经多位专家会诊,该院已确定初步治疗方案,或于本周为郑艳良进行双下肢手术。

    在锯腿细节一次次呈现于媒体上时,当地政府迅速对其进行了救助,郑艳良被接到了医院免费治疗,专家会诊、官员探望、社会各界纷纷捐助。然 而,事实是郑艳良从去年患病一直徘徊在绝望边缘,因贫困放弃了住院治疗,因而按规定无法使用合报销部分费用。患病后,夫妻二人都无法劳动赚钱,本来贫 困的家庭陷入更深的困境。

    不可否认,以前郑艳良得到过政府救助,低保、二级残疾证书、大病医疗救助5000元及3000元贫困救助款。但对需数十万元治疗费用的郑艳良来说,这些“雪中送炭”的救助数量还不足以让其一家度过“寒冬”。

    郑艳良锯腿的背后,是农民虚弱的医疗保障条件,近期有多起类似事件曝出,如郑州尿毒症男子在家里建起无菌室自己做透析,江苏泗阳瘫痪男子用菜刀砍掉5个溃烂脚趾,均是因承担不起高额治疗费用而选择自己“治病”。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家庭贫困的农民患了花费高昂的重病后,往往放弃治疗或选择省钱的“保守治疗”,“低水平、广覆盖”的合等保障措施暂时还无法彻底让农民无后顾之忧。

    郑艳良与合

    郑艳良夫妻将患病、锯腿经历一次次讲给蜂拥而来的记者,尽管他们的叙述越来越平淡,但不少细节每听一次仍令人心悸。

    2012年正月初六,郑突然感觉臀部和腿剧烈疼痛,北京某大医院确诊为双下肢动脉血栓,“当时医生说,要治的话一次性交30万元押金,后续治疗估计要百万。”这把郑艳良和妻子吓住了,“我们全部积蓄就2万多元。”他和妻子商量后当场放弃,他们选择回家保守治疗。

    所谓“保守治疗”也就是吃点止疼药忍着剧痛,郑艳良在自家东屋眼看着腿逐渐变黑、溃烂,严重时流脓流水,肉里长了很多蛆。郑艳良疼得日夜嚎叫,四邻惊恐,妻子沈忠红一度感觉丈夫快不行了,悄悄备好了寿衣。

    当右腿溃烂成“空壳”后,郑艳良咬着痒痒挠,经过15分钟用钢锯、小刀将右腿锯下。锯掉腿后奇迹发生了,郑艳良身体明显好转,可他也成了“怪物”,很多人再也不敢走进他的院子,甚至亲戚和邻居都说连夜做噩梦,梦见他锯腿。

    锯腿事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只流传于村民口中,直到今年10月因媒体报道引发广泛关注,救助和捐款纷至沓来,郑的生活才得以扭转。

    在郑艳良锯腿事件爆发后,很多人将矛头指向了农民医疗保障,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简称“合”)和民政部门,“是什么逼迫农民自己锯掉病腿?合干什么去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完全将郑艳良锯腿归责于合显然是不公平的,但合还不足以令重病患者无顾虑治病。

    距保定市东近20公里的东臧村是个不富裕的农业村,年轻人大多在外打工,村民最担心的大多是患上大病,一得大病全家都垮了。

    尽管大部分村民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村民认为合只能“保小病,大病不敢指望”,“大病要去大医院治,医院等级越高报销比例就越低,比如到北京的大医院,报销比例才45%,而且大病封顶报销9万。”村民说,很多大病花几十万元,承担不起。

    郑艳良从2007年至今都参加合,他曾两次因患阑尾疾病住院,根据该县卫生局打印出的报销单,两次共花2128.07元,最后报销 1492.63元。此外,郑艳良夫妻的合本子上也显示,2009年至2013年他们在本村东臧医院、村卫生室等有多笔看病的报销记录。

    显然郑艳良夫妻对合并不陌生,但去年郑艳良患重病时并未住院治疗,“在北京住院报销比例45%,我们要自己承担20多万元,30万元是要马上交的。”郑艳良说自己一年才收入一两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干重 估计 拖拉机 坏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