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不能依靠延迟退休年龄解决养老金压力


  梁建章认为日本之所以经济陷入低谷,与日本老龄化引发经济创新能力衰退有一定的关系。

  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蔡?说,这要保持较合理的劳动人口比例,延长退休年龄就成必要的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则一直否认延迟退休年龄与养老金支付压力有关。

  郑功成介绍,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均寿命已提高到73.8岁,延迟退休年龄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和养老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我国很多地方面临大量提前退休的情况,实际退休年龄平均53岁左右。

  郑秉文说,北欧国家男女同龄67岁退休,西欧大部分国家是男女同龄65岁退休,分别比中国多10年以上,对于决策部门来讲,延迟退休年龄也有必要。

  争议养老“双轨制”

  养老制度“双轨制”不打破,有关养老的任何改革都会引发反弹。

  延迟退休年龄最大的反对声音来自“民间”。

  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张林就是坚定的反对者。他说自己干了一辈子,就想早退休。他也担心,公司的老人都不退,职位都让他们占着。

  这被专家否定。郑秉文认为,晚退休的人群的消费可以创造新的岗位。

  但延迟退休年龄的更大阻力来自养老制度的“双轨制”。采访中,一些企业职工认为,“双轨制”都没解决,为什么要先来延长退休年龄?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由财政负担。郑秉文说,机关事业单位的替代率则为80%以上。这意味着,在职时,同样每个月1万元的工资,退休后,企业职工养老金在4000多元,而机关单位人员则为8000元以上。

  这种制度不打破,有关养老的任何改革一旦触及一方的利益,都会引发反弹。大多业内人士认为,推动取决于政府决心。

  2008年,我国曾在5省份试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但目前没有实质进展。

  何平建议,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同步改革,这样阻力才会减小。

  正研究弹性延迟退休

  弹性退休是让合适的人群按照合适的年龄选择退休。相对公平也不会引起较大的争议。

  尽管面临的争议和阻力不小,但退休年龄的调整已经成为方向。

  蔡?反对“一刀切”延迟退休年龄,他认为可以考虑弹性延迟退休。充分利用一部分高技能人员的人力资本存量,同时保护那些普通劳动者。

  比如在方式上,弹性延迟正在成为方向。弹性延迟强调“分类”和“非强制”。此前,上海市已在局部试点柔性延迟申领养老金,但是主要针对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等。延迟的年龄上海市规定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不超过60周岁。

  清华大学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说,这种模式考虑到了不同人群的需求,相对比较公平也不会引起较大的争议。

  作为人社部社会保障领域的主要官方智囊机构,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过去多年也一直在研究退休年龄方面的问题。所长何平说,目前他们提供的方案是,过渡期实行弹性办法,55岁到60岁可以退休,也可以不退,自己选择。

  实际上,人社部最近数次表态都在强调“弹性”。

  何平认为,可能会优先考虑是否要统一男女、干部群众退休年龄,但“10年内能解决就不错”。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估计 参数 发展中心 劳动力市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