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村级新农合定点卫生室咋这么少


  像许多慢性病患者一样,赵荣芳天天与药为伴。76岁的他身患高血压病已有七八年,但没有从合报销过一分钱的药费。原因就在于他的药是从村卫生室拿的,而他所在的高唐县赵寨子镇炉头村的村卫生室现在还不是合定点卫生室。

  据了解,这种情况在高唐县非常普遍。因为村级卫生室不能报销,村民们不论大病小灾,只能舍近求远,到乡镇卫生院看病,这使得许多村卫生室门可罗雀,村医们为生计只好干起第二职业。

  看病不能报销,

  卫生室门庭冷落

  4月11日,高唐县姜店镇一村卫生室院内,机声隆隆,要不是门口悬挂的“镇卫生院定点帮扶医疗机构”的牌子,很难让人猜出这是一家村级卫生室。对此,该村的村医说他也很无奈。没有实施合之前,他每天光卖药就能收入四五十元,实施合后,因为没有成为合定点卫生室,村民在此看病不能报销,许多人看病就到乡镇卫生院去了,到他这里看病的人少了一半多。“实行药品零差价后,来看病的人会更少,能不能维持下去都是问题。”

  现在,这名村医赚的是不方便出村看病的村民的钱。村里有长年卧床的、上年纪的、不方便去乡镇卫生院看病的,就由他上门打针送药,但这部分人也就享受不到合的报销优惠,医疗费全部自费。

  “人家夏津、梁山每个村卫生室都纳入了合报销点,都可以报销,我们这里,全镇只有一家,还是去年才批下来的。”

  来卫生室看病的村民越来越少,为维持生计,从去年起,他也干起了第二职业,做来料加工。他说,姜店镇有40多名村医,基本上都有第二职业,“光靠卫生室混不出吃,设不成定点卫生室,村民看病不能报销,就没法和乡镇卫生院竞争。”

  这名乡医从念卫校到在上级医院实习等前后用去近10年的时间,他本人非常喜欢这个职业,也不想让父母供他读书的多年辛苦化为泡影。虽然知道出去打工会比现在挣得多,但是他还是在坚持着。他说:“基层离不了村医。”

  4月12日,在高唐县,记者跑了洪屯乡、贾寨乡、韩屯镇、鱼丘湖办事处、尹集镇的7个村,只见到了两位坐诊的村医,其余的均大门紧闭,其中一家已停业。

  “一体化”门槛

  挡住村卫生室定点路

  “要设成定点,必须纳入一体化管理。”姜店镇的这位村医说,所谓一体化管理,就是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等进行统一管理。刚实施合时,这位村医也很想根据政策要求,达到一体化标准,争取把卫生室建成定点,所以他个人投资盖了房子。但按照一体化的标准,必须统一从乡镇卫生院进药,人口偏少的自然村的村医要合并办公。“原来自己干,一天收入四五十元,若实行一体化,俺这个行政村里的4名大夫就要合并办公。4个人一天收入百十元,一人分二三十元钱,挣不出吃来。”最终,他们没有合并,定点卫生室也就成了泡影。

  固河镇吴官屯村村医刘化青也在为申请定点卫生室的事犯愁。“办了几年了,也没办下来。”她一边种菜一边说。

  据她了解,要申请定点卫生室,必须有固定行医场所,人员至少达到4人以上,要有所长、司药、大夫、会计等。“村子小,只有600多人,收入好的时候一个月有七八百元,不好的时候也就四五百元,这样的收入,怎么能养得起四五个人?”刘化青有些不解。

  根据调查,患上个头痛感冒类小病,村民更愿意就近到村卫生室治疗,但当前,高唐全县145个行政村,19个农村社区中,只有十二三个行政村设有定点卫生室,更多的村民因为村里没有定点,即使看个小病,也只能费时耗力地跑到乡镇卫生院,否则就只能自掏腰包,难以享受到合的实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2-04-18/152459.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