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近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多方筹措资金,加强敬老院建设,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破解了农村五保户老人供养这个几十年来一直解决不了的社会难题。如今合肥市的30007位五保老人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初冬时节,踏进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周叶和老人居住的敬老院,记者被温馨与自在包围,文化活动室里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
周叶和老人今年85岁,无儿无女,自己又体弱多病,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以前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自从周叶和老人搬进敬老院生活就完全变了样。“原来是自己一个人烧饭吃的,热一餐、冷一餐的。住的也是破旧的房子。”据周叶和老人的邻居吴长华老人介绍,现在她的生活有保障了,一日三餐都是现成的免费的热饭热菜,营养丰富,生活上也有了专门的管理人员照看,每个人还都住上了套房式的宿舍。
周叶和老人告诉记者,闲暇时还能和一帮老朋友聊聊家常,逢年过节还有爱心人士前来慰问,年过古稀的周叶和老人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开心不已。 “自从今年搬到敬老院以来,住得安心,睡得舒服,大家都很关怀我们。”“有一次夜里我突然发病,院里的工作人员急忙把我送到县医院,忙里忙外,就是亲生儿女也不过如此。”令周叶和老人感动的是,和以前生病自己买点药吃吃的情况相比,现在他们生小病,敬老院里就有医生给看。病稍微严重一点,就会送到乡里、县里的医院诊治,“还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再也不用为生病发愁了!”
周叶和老人是合肥市五保老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合肥市解放思想,创新模式,花大力气建设“515”敬老工程,大幅度提高五保供养标准,使和周叶和一样的五保老人们过上了安乐的晚年生活。
【记者手记】
解决好五保老人的生活问题,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体现着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之情、为民利民之举。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着力构建以敬老院集中安置供养和提高供养标准为主的五保供养体系,因地制宜,不断创新,五保户供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新闻链接】
全市现有农村五保对象30007人,散居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1500~3360元,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2640~4560元,高于省定1200元标准,为全省最高。全市集中供养能力达到45%,农村五保对象的吃、穿、住、医、葬等生活得到了切实保障。
同时,为保障五保老人“老有所医”,合肥市五保对象门诊实行包干制,标准为每人每年120元。三县五保住院、特殊病门诊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合基金报销90%,在县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合基金报销75%;市区五保对特殊病门诊取消门槛费,全年医疗费用封顶1.2万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0-11-15/14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