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青海:"农牧民健康工程"改善边远农牧区医疗条件


  新华网西宁12月24日电(记者钱荣、顾玲)记者从青海省卫生厅获悉,近几年来,青海省通过组织实施“农牧民健康工程”,着力在加强农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上下工夫,极大地改善了边远农牧区医疗条件,农牧区卫生资源占有量明显提高。

  据青海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农牧区卫生服务面积大、成本高、基础薄弱、可及性差的实际,青海省在地方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统筹安排资金1.06亿元,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按照房屋、人员、设备、技术、服务“五配套”标准,重点建设3247个村卫生室,到今年年底,已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610个。同时,有11所县医院、5所县妇幼保健站、4所县中藏医院和73所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得到改造,青海南部地区111个乡镇卫生院流动卫生服务车全部装备到位,农牧区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青海省还坚持实施以重点培训县级优秀临床医师和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带专业、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两培双带”项目和“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万名乡村医生培训”项目,使农牧区卫生队伍整体素质逐年提高。

  针对村医学历水平普遍偏低,晋升职称难,队伍不稳的情况,青海省专门制定出台了《村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暂行办法》,适当放宽村卫生室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晋升条件,使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群众信赖的资深村医晋升中级技术职务,稳定了队伍。

  此外,2007年,青海省还加大了城市卫生对口帮扶农牧区卫生力度,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与15个国定贫困县医院、州县级医疗机构与100所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省级医学专家服务团”和“百名城市医生支农医疗队”深入农牧区送医、送药、送健康知识,义诊患者53万余人次。

  据了解,目前,青海农牧区卫生资源占有量已由2000年的20%提高到36%。农牧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农牧民人均期望寿命达68.5岁,较2000年提高4.5岁,婴儿、孕产妇死亡率分别同比下降了36.67%和31.92%。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组织实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