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巴南返乡农民工 家门口成就创业梦


  “要是在家乡就能打工挣钱、创业发财,还去沿海做啥子!”近日,在巴南区南彭镇水竹村,村民施升明站在他家的桂花林里,对记者直言不讳。

  近年来,巴南通过贷款贴息、创业培训、完善服务等措施,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如今,该区像施升明一样怀揣资金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已有万余人。

  返乡农民工创业补贴多

  施升明是巴南翔莎苗木种植场老板。两年前,他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身份农民工。

  在山东等地辗转打工20多年后,2010年,偶然听到家乡出台一系列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消息后,施升明便返乡租了20亩地,种上了桂花、香樟等树苗,同时申请成立了微企。

  “外出打工不如自己干!”施升明说,打工一个月挣3000多元,除了生活开支所剩无几。返乡创业后,“政府给了我5万块的创业补贴,还让我享受租地优惠。”有了政策支持,施升明干起事来底气十足。

  树干直径为四五厘米的香樟树,买入时一棵价格约为40元;而长到六七厘米时卖出,就可以卖到300多块。目前,随着各地城市绿化进程不断加快,他家的苗木供不应求,“第一期苗木就卖了20多万元,除去成本,有大约10万元的利润。”施升明估计,再有两三年,投入即可收回。

  据了解,巴南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呈现“走出劳动力,回来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局面。返乡创业农民工除可享受政府提供的3-5万元创业补贴外,还可申请8-1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

  创业培训“花样”多

  巴南区劳务办副主任许静说,虽然诸多优惠政策激发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但不少农民工依然面临不知如何从“打工仔”、“打工妹”向“老板”转型的尴尬。

  “外出打工长了见识,开了眼界,但是要说办企业、当老板,一时间还真摸不到门路。”巴南区跳石镇思栗村府首种植场老板周天梅说,她参加了区里免费举办的微企创业培训,在为期5天的学习中,她不仅了解到微企扶持政策,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和创业环境,还掌握了企业经营和管理必备的创业知识。

  在创业培训中,巴南还有其他“花样”注重返乡农民工创业理念的培养。“怎么拓展思维方式、认识市场需求,怎么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这里面都有讲究。”周天梅说,甚至“与人交流的措辞选择”,“初次见面如何握手”等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也列入了培训内容,“参加培训后,不仅对于"种什么"、"怎么种"心中有数,与城里客户打交道也更自信了。”

  人性化服务关怀多

  在采访中,许静的手机铃声经常响起,大多是返乡创业农民工打来咨询如何享受优惠政策。

  “每期微企创业培训班,我们都建立了通讯录,老师和学员的姓名、所在行业、联系方式都一清二楚。有啥子困难,随时打电话沟通。你看,劳务办工作人员的电话号码也在上面。”许静翻开通讯录,指着工作人员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对记者说,返乡创业农民工有什么难题,可以随时有针对性地向他们咨询。“学员对我们很信任,有时连子女找工作,都要打电话来让我们帮着出主意。”

  以返乡创业者满意为目标,巴南对返乡创业人员实行“保姆式”服务,在工商注册、资金信贷、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并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人性化服务让农民工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选择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逐年增多。目前,巴南全区已引回返乡创业户11309户,返乡创业实体吸纳73207人就业,实现劳务总收入18.21亿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樟 桂花 树干 估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