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毛玖春云新网)近年来,水富县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按照“培训长本事、转移增收入、创业带就业、维权保稳定、农民变市民”的思路开展工作,使劳务经济成为该县农民经济收入的半壁山,同时也体现出七大特点。
转移就业渠道具有较强亲缘性。2011年末,在全县转移输出的农村劳动力中,48%的劳动力依靠亲戚朋友介绍实现就业,37%的劳动力自谋出路,4%的劳动力依靠政府组织和中介组织牵线搭桥,11%的劳动力依靠其它方式转移。
转移就业行业呈现多元化。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转移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达2.6万余人,占转移劳动力的95%。其中48%的人员从事建筑业,9%的人员从事经商贸易,13%的人员从事交通运输业,18%的人员从事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2%的人员从事餐饮行业。
转移就业工种日趋技能化。由于就业市场对技能型劳动力更加青睐,而无技能劳动力找工作困难且劳动报酬低,农民工主动要求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针对实际情况,2011年,全县共开展各种技能培训32期2625人,基本形成了以转移促培训、以培训提技能、以技能促转移的培训模式。
转移就业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2011年,在全县转移输出的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文化素质不高,主要以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为主。
转移就业流向主要集中在省外。2011年,全县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流向中,乡内4752人占17%,县内乡外的2443人占9%,省内县外5995人占21%,省外14900人占53%,体现出就业区域以省外为主的特点。
“两栖”农民逐步增多。由于水富目前处在大开发大建设期间,县内村建设、水电站、煤化工、移民安置、小集镇等工程建设陆续开工上马,就业形式增多,就业渠道拓宽,就业机会增加,不少农民工就业呈现出“亦工亦农、亦城亦乡”的“两栖”兼职农民,农忙时耕山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经商,属典型的“离土不离家,离家不离乡”亦工亦农型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
回乡创业农民工不断增加。通过“贷免扶补”政策,积极鼓励有能力的转移就业人员回乡创业。同时,对已经具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积累、具备创业能力且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鼓励和创业培训,向其介绍创业政策,宣传创业典型,帮助成功创业。
2011年,全县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81万人次,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5633人,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3.15亿元,劳务经济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6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2-03-20/12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