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鹤壁新型社区90%以上劳动力实现就业


“有地的时候就守着那一亩三分田干活,年收入才几千元。成为社区居民后参加了创业培训班,我成立了绿化环卫公司,专门负责金山产业集聚区环卫绿化,年收入10万元以上。”开发区金阳社区居民扈丙学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市26个新型社区就业人员总数已达到2.8万多人,占新型社区劳动力总数的90% 以上。

当前,我市新型社区居民总人口达到4.9万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约3万人。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为市民,首先要解决好就业问题。我市结合实际,通过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提供用工信息、加强社区与项目的对接等一系列措施,帮助新型社区居民实现就业。

“解决新型社区居民就业,首先要使他们了解用工信息,让他们从中挑选哪个行业、哪些技术适合自己。”浚县鹤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志军告诉记者。该合作社通过调查走访,培训发展农机手社员230名,引导300多名新型社区居民成为农业型工人。据了解,我市在26个新型社区配备了就业服务联络员,成立的24个人力资源市场覆盖了全市城乡各个社区。我市建立了企业用工联络员制度,每个基层劳动保障站(所)都抽调专人负责与辖区内企业联系,及时面向新型社区居民发布用工信息,把用工信息直接送到新型社区、送到居民手中。此外,我市还开展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工对接”活动,建立了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与项目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定期沟通联系,为新型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实现就业的关键是提高技能。以焊工为例,一般的电焊工每个月工资两三千元,但是有了电焊工初级证书以后,收入能大幅增长。我市采取政府买单的办法,先后在开发区金阳社区扈堂村、淇滨区嵩山社区和湘江社区等地举行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活动,组织培训机构开展“送师资下乡、送设备下乡、送教材下乡” 活动,直接将电动缝纫机、电焊机等培训设备拉到了新型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接受培训。我市还先后在浚县中鹤生态城社区小齐村、山城区凉水井社区、鹿楼社区、鹤山区高家窑等12个社区开设了30多期培训班,并结合群众意愿有针对性地开设了电焊、电动缝纫、装潢、电子、烹饪、种植、养殖等20个专业供他们选择,使广大新型社区居民拥有一种或多种技能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