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就业务工

长治市妇联积极帮扶妇女创业就业侧记


  近年来,长治市妇联以“建设坚强阵地温暖之家、争当巾帼模范时代先锋”为主题,以推动妇女创业就业为载体,确立了“品牌拉动、培训促动、示范带动、服务推动”的工作思路,初步形成了横向扩展、纵向延伸、内外结合、多措并举的新格局。
创新载体,品牌拉动妇女创业就业
“真没想到,我现在不仅享受到了低保,而且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
说起自己的变化,家住东关小区的赵改花总不忘夸赞妇联和社区工作人员。
赵改花是一名残疾人,自从丈夫下岗后,这个家就仅靠丈夫蹬三轮车赚钱勉强维持着生计。
得知她家的情况后,东关社区的工作人员主动帮她申请了低保,又让她免费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培训班。
经过20多天的培训,赵改花学会了刺绣技术,并被安置在一家专门经营十字绣的门店,月收入近千元。
当然,赵改花的这一喜人变化得益于市妇联创新的“巾帼社区服务”工作载体。
为拓宽妇女创业就业渠道,市妇联积极围绕市委转型、跨越发展大局,始终把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创新发展以“巾帼社区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巾帼文明岗”为内容的三大工作载体,有效促进妇女创业就业。
目前,各级妇联组织已建立巾帼社区服务机构14个,基层巾帼服务站、点168个,直接安置2万余名下岗失业妇女创业就业。
“巾帼文明岗”这一品牌已经成为各级妇联创新发展妇女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此基础上,市妇联还开展“巾帼牵手、岗村共建”活动,组织动员100个省、市级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热心企业结对牵手贫困农村妇女,为她们送去创业经验、政策服务、项目技术等创业就业帮扶援助。
同时,市妇联多途径挖掘岗位,组织发动妇女积极参与种植、养殖、食品加工和特色产业,有效转移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使农村妇女不离家就能创业致富。
搭建平台,优化妇女创业就业环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让广大妇女真正融入社会,就必须提高她们的自身素质,只有让她们学有所长,才能在经济建设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采访中,长治市妇联发展部部长李丽英如是说。
为此,长治市妇联始终把培训作为提升妇女创业就业能力的着力点,大力加强各类妇女教育培训阵地、基地和实体的建设,努力构建纵横交错、覆盖全市的妇女培训网络。
与此同时,长治市妇联积极整合社会各种资源,搭建政策支持、资金扶持、舆论导向平台,优化妇女创业就业环境。
长治市妇联下发了《关于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协调市劳动、农业等部门专项列支女性培训资金,依托“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对妇女开展各种创业就业培训,在全市政府安排的培训中妇女占到了50%以上。在资金扶持上,市妇联及时转发了全国妇联与财政部等部门共同出台的财政贴息小额信贷文件通知,主动加强同市财政、劳动、银行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研究制定《长治市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并组织召开了全市金融支持妇女创业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会议现场向创业妇女发放贷款800万元。目前,全市累计发放支持妇女创业就业贷款18500万元,扶持235名妇女成功创业。同时,通过座谈会、事迹报告会、表彰大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女企业家、创业女明星、农村女经纪人、女个体工商户的创业事迹,树立典型,搭建舆论引导平台,激发妇女创业就业热情。
示范创建,营造妇女创业就业浓厚氛围
闫月英原本是长治县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在妇女创业就业政策鼓舞下,她创办了绿丰脱水蔬菜厂,年生产能力达到7500吨,年销售额200余万元,上缴国家利税20万元,并带动周边3000名妇女发展种植业,人均增收4000元。
像闫月英这样的“妇”字号创业基地,还有郊区史文珍的花卉种植、李秋红的商贸集团等诸多女性创业基地和示范点。她们这些科技致富带头人就像盛开的玫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创业路上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对全市妇女创业就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长治市妇联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大力树立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的示范典型,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妇女创业就业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大力创建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培育发展了136个产业特色突出、综合实力强、妇女作用发挥好的巾帼龙头企业和妇女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妇女创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载体 脱水蔬菜 花卉 玫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