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鄂北山区的广水,是一个劳务经济大市,每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达20多万人。近年来,该市着力推动劳务经济由“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身价”更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已在公司正式上班了,月工资5000元以上。”3月26日,已在江苏省苏州华硕电脑公司就业的广水技工学校毕业生侯星星给母校打回电话报喜。
广水技工学校负责人曾建波告诉笔者,今年初,该校的28名毕业生已分别在江苏苏州明基电通集团、江苏昆山爱普公司、福建福州冠捷集团、福建东南汽车制造集团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就业,月工资均在5000元以上。
“技能培训让广水农民工外出就业时‘身价’看涨!”曾建波高兴地说。
据了解,过去,广水市大多数农民外出只能从事“苦、脏、累”的体力活,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近几年来,该市不断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力促劳务经济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该市以市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职业中学、农广校等培训基地为依托,坚持校企合作、校企联姻的办学理念,面向市场设专业,瞄准市场育人才,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专多能、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各基地还与全国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人才供需关系,畅通了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
据统计,近3年来,该市共开设需求量大的电动缝纫、电脑、电工、焊工、美容美发、厨师等20多个专业,培训农村劳动力3.6万人。该市的跟踪调查显示,这些经过培训的农民工走上工作岗位后,因其专业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其薪酬相对较高,且绝大多数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品牌更优:从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为了改变过去农民工天南海北分散外出务工的现状,该市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建立劳务基地,引导他们向相关地域、行业相对集中,“抱团发展”,集约务工,先后培育出了“广水猪排骨” 、“广水不锈钢”等六大优质劳务品牌。
在首都北京,广水人销售的猪排骨占据北京各大超市95%的市场份额,并逐渐辐射占领了石家庄、天津、唐山肉食品80%的销售市场,目前他们的业务范围又扩展到陕西、山西、山东等地,“广水猪排骨”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在上海九星不锈钢城,汇聚了整个华东地区最全的建材装饰行业。广水人在这个市场开办的从事不锈钢加工的公司达400余家,从业人员1.2万人,占整个市场份额的85%以上,年营业额达60多亿元。
在广东惠州市,“广水灯饰”强势崛起,已形成集灯饰生产、玻璃磨花、外形包装、市场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广水人张家刚创办的灯饰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产品全部出口,年创汇500万美元。
“广水碎布分理业”在广东佛山也逐渐发展壮大。2007年,在广东佛山市打工经商的广水人敏锐发现,当地服装业加工繁盛,但大量边角余料不好处理,他们便从最不起眼的碎布开始做起,悄悄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过来,然后通过分类清理,销往全国各地用于做拖把、再生塑料、纺纱等生产,逐步打开了市场。目前“广水碎布分理”从业人员达1.2万人。
在广州花都区,70%的珠宝加工企业是广水人开办的。他们让珠宝进入了百姓家,飞出了国门外,长成了大产业。在广州珠宝城,广水人拥有24个门市,形成了“广水珠宝一条街”。
在深圳市,广水人生产的仪表膜占领全国70%的市场份额,“广水仪表膜”叫响全国。
目前,广水六大劳务品牌不断扩张,带动、吸纳了7万多农民工就业。
活力更强:从“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变
3月25日,广水市海洋服饰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紧张忙碌着。据介绍,今年以来,该公司已与法国、西班牙、韩国等国家的客户签订供货合同400万美元,生产任务已排到8月底。
据了解,这家企业由该市马坪镇人周和旺于2007年8月回乡投资800多万元创办的。去年,该公司实现产值2600多万元,成为该市服装产业的一家骨干企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1-03-29/124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