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毕业生首场就业双选会上,部分企业前台接待职位成为不少重点高校毕业生的选择对象。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对企业的前台存有偏见,甚至认为是“花瓶”。但实际上,目前不少公司的前台需要专业人员来做,甚至要求他们能解答客户提出的技术问题。那么,名校毕业生应聘前台接待是否存在“掉价”之嫌?笔者认为,“前台接待”倒无妨,尤其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打破世俗的就业观念值得肯定,而“后台就业”倒真的很可怕。
“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这种关系网式就业,权力充当了就业的“后台”操纵者。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文东茅认为,家长们甚至可以“直接通过关系和权力决定子女的就业”,“行政管理人员子女的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女高出约14个百分点”。
瞧,“后台就业”是不是很可怕?它们是公平就业的天敌。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前台接待”等以前可能让大学毕业生不屑一顾的职位,其魅力与含金量的提升,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由于增添了技术与专业成分,凸现了就业的公平性。
只有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职位与机会,才能缓解就业难;只有制度的完善才能实现就业的公平竞争。因此,“前台接待”这样的职位不妨更多些,而“后台就业”的空间不妨更小点。广州日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0/2010-05-27/116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