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毅夫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日前,油菜主产区农机管理部门、油菜机械化生产领域的专家学者、油菜机械生产企业齐聚一堂,共为油菜机械化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且看我国油菜机械化后来如何居上。
“国家的需求 人民的需要”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攀升,食用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食用植物油需求量较2007年增长395万吨,达到2695万吨,增幅超过17%,自产量950-1000万吨,自给率仅为39.4%,其余60%则依赖进口。相比我国粮食90%、柴油55%的自给率,食用植物油的安全警报已经拉响。
2011年,我国油菜籽油产量483.3万吨,几乎占国产食用植物油产量的一半,油菜对于我国食用油安全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我国是油菜生产大国,种植面积达1.1亿亩,油菜籽产量1200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直播机械岗位科学家廖庆喜教授介绍说,“但是,传统油菜生产用工量大,劳动力成本高,机械化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制约了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提高油菜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压榨等工艺技术限制,我国生产的菜籽油品质很低,口感较差,营养价值不高,没有得到百姓认可。近年来,随着压榨技术和科学研究的进步,菜籽油的价值才被真正发掘出来。
油酸及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是衡量食用油品质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菜籽油在所有食用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仅为7%;而油酸含量63%,在大宗油料作物中排名第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先后两次在我的文章上,对我国油菜生产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发展油菜生产,保障国家食用植物油自给’。”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油菜研究咨询理事会主席、“世界杂交油菜之父”傅延栋教授恳切地说,“发展我国油菜机械化不仅仅是农机人的一项责任,更是整个国家的需求,人民的需要!”
油菜生产何去何从尽管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但经营极其分散,除内蒙古、黑龙江等少数农场和江汉、黄淮海等少数平原地区大面积集中种植以外,绝大部分为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经营规模小,集中成片少。据《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2011》显示,我国油菜机耕水平48.63%、机播水平11.39%,机收水平仅为10.69%,远低于各类作物43.04%的平均机收水平。如何将分散的手工操作转变为集中机械化作业,是摆在我国油菜生产面前最现实,也是最紧迫的问题,没有机械化,食用油安全、人民需要,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国内外实践表明,油菜机械化生产是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和保障油菜种植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廖庆喜教授如是说。
机械化水平低,必然造成我国油菜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的现状。据华中农业大学周广生教授研究测算,我国油菜生产每公顷耗工150个左右,劳动力成本6000元,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60%-70%。按油菜平均每公顷产量1800-2100公斤,每公斤4.4元计算,农民毛收入仅为7920-9240元。如果把农民投入的劳动力全部计入生产成本,加上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投入,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微乎其微,这导致我国油菜生产总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而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国家油菜生产已经全面实现机械化作业,每公顷用工仅7.5个左右,生产成本远远低于我国。所以,油菜机械化是将我国油菜生产从高耗低效产业转变为低耗高效产业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油菜生产按地域和种植条件可分为旱地油菜和水田油菜两大类,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内蒙古及长江流域各省(区),耕作制度混乱。部分地区为获得眼前利益,盲目追求产量而肆意施肥、攫取地力,使我国油菜种植施肥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倍。而通过机械化作业缩短生产时间,规划引导油菜同其他农作物时空合理布局,实现耕地种植效益最大化,加强不同农作物轮作茬口的合理衔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以长江下游稻麦或稻油两熟制油菜主产区为例,由于以往过于追求水稻产量,在水稻品种选择上往往选用偏迟熟的品种,延长水稻生育期,这就导致下茬作物播种时间偏迟,从而影响其生长。周广生教授解释说:“相对于水稻等喜温作物而言,单季水稻10月下旬以后增产潜力已经不大,而油菜则在冬前生长量小、分化花芽少、抗冻能力差。如果该地区在水稻生产中兼顾后茬作物,于10月中旬前收获水稻,油菜就可以通过机械直播等方式提前下种,提高抗灾能力。”由此可见,油菜生产的机械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油菜产量,进而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机械化水平低是当前制约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所以,油菜机械化是将我国油菜生产从重短期利益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3/2012-10-16/23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