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融合平台初步建立 期待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何苗

10月中旬在山东滨州举办的全国农机农艺融合交流会议上,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宗锦耀司长对今年全国农机农艺融合工作作出农机农艺融合的机制初步建立的评价。如今,人们已经开始品尝到农机农艺融合带来的成果了。

“谁服从谁”话题没人再提

“我们借助农委之势、科研之力,由政府牵头,农机农艺融合得非常好。”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农机局副局长姚冰在3月份在参加“全国农业大县农机局局长轮训班”讨论座会上如是说。

曾经,“农机农艺谁服从谁”是农机农艺融合问题上讨论的主要话题。而今,这个话题已经很少有人再提起,因为,无论农机还是农艺,都必须服从实际生产的需要。通过近几年来农机农艺部门的密切协作,许多作物的农机化关键环节得到突破,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增加了产量,降低了农民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从江苏省的油菜种植、江西省的水稻种植和山东省的棉花种植亦可见一斑。

这些显著的成果,首先得益于农机农艺融合话题的关键词从“服从”转变为“团队”。近几年,农机农艺的研究,都是以团队形式,从集合栽培、农机、防疫等专家的“国家产业体系”到各省逐步建立的农机农艺联动的长效机制,“团队”机制有效打破了农机农艺沟通、交流和合作的屏障,使农机农艺相互了解生产中的需求和困难。

从产业化的视角发展农机农艺融合。今年,农机化管理司举办的几次农机农艺融合会议不仅邀请农机知名专家,更邀请了产业体系中的专家。在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座谈会上,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研究员就从农艺角度提出了马铃薯栽培阶段对机具的需求;在今年“三夏”农机化培训班中,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张吉旺教授则向学员介绍了“麦套玉米种植模式”影响机械化作业效率和产量的原因;而在油菜农机农艺融合生产座谈会上,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研究员提出了当前油菜产业亟需第四次跨越式发展的观点。这些农艺专家的出现不仅开阔了与会人员的视野,更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农机农艺部门必须站在整个产业发展的高度看待各自手中的工作。 

农机跨出有力一步

农机农艺融合平台已经初步建立,这是关键的突破。今年以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和产学研推用各有关单位,整合了现有科研力量,一些省份组织农机和农业科研推广单位、生产企业联合协作,通过建立农机、农艺、科研和生产企业协作攻关机制,成立省级农机农艺融合协调组和技术专家组,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与技术集成配套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化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还有一些省份以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研究项目为切入点,积极建设保护性耕作、秸秆利用等综合示范区,在农机各类项目的示范引领下,进一步促进农机农艺融合。通过与企业、合作社建设示范基地,逐步确定品种和种植模式,逐步呈现出了一套科学且可操作性强的棉花栽培模式,使黄淮海地区棉花种植实现零的突破。

在农机农艺融合的大发展趋势下,农机制造企业也积极参与。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农艺,通过与农艺专家合作、开展农艺研究等方式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以求产品更加符合农民的需要。约翰迪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山姆·艾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企业生产的产品,覆盖了耕作、种植、田间管理、灌溉和收获等农业生产全过程,在为农民提供帮助他们提高粮食产量的农机具的同时,也提出了根据不同土壤设计出的不同种植方案。

国内农机制造新军奇瑞重工则更是作出惊人之举,聘请有“杂交水稻之父”美誉的袁隆平院士成为公司特别顾问。双方认为,农机农艺的融合需要从价值链的源头——种子开始统筹思考,借助袁隆平院士在种子、农艺方面的权威指导和奇瑞重工高性能、高质量的农业机械,致力于从种子到农机农艺全价值链融合。另一方面,福田雷沃重工则在精准农业上迈出了农机农艺融合的坚实一步。企业在GPS导航技术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具体情况,借鉴国外农业机械开发思路,采用三维技术优化设计开发的无人驾驶拖拉机,集全球卫星定位、GPS自动导航、电控液压自动转向、作业机具自动升降、油门开度自动调节和紧急遥控熄火等多项自动化功能为一体,充分实现了拖拉机自动控制精密播种、施肥、起垄、洒药等作业,大大提高了拖拉机作业的标准化,实现了现代农业生产的精准化作业要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油菜 农业生产 水稻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