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集贤纳才 造就科技创新“实力派”


张桃英 夏春华

建所五十多年来,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下文简称南京农机化所)不断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力度,在人才引进、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和激励监督等各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了建设创新型科研院所,南京农机化所稳步实施“人才兴所”战略,以科技创新条件平台、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农科院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逐步形成了5个以首席专家为核心、科研骨干为支撑、老中青专家结合、专业互补、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创新团队。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创新团队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团队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研究体系和研究队伍,人才结构合理,学科优势明显,科研力量雄厚,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先进实用的装备与技术,在我国主要农作物机械化领域处于领军地位。

人才辈出的精英之师

多年来,南京农机化所立足“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大环节,牢牢把握“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引才引智、内培外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原则,逐步向高层次专门人才总量有所增加、人才结构与发展基本相适应、各级各类人才比例趋于合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的总目标迈进。

在南京农机化所的精心培育下,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创新团队可谓人才辈出。目前该团队共有14人,其中:研究员4人、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2人;博士4人,硕士8人,其专业涉足农业机械、机械设计、自动控制、农产品加工等15个专业,是一支不折不扣的精英之师。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创新团队长期坚持研究开发,成功研制了毯状苗摆秧机、钵体苗播秧机、自走梳脱式联合收割机等机械,开发了水稻移栽机、水稻直播机、稻麦联合收获机、油菜移栽机、油菜直播机、大中型种子加工成套技术装备、花生联合收获机等数十种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技术产品,在这些领域形成了突出的技术优势,拥有大量科研成果。

近三年来,由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创新团队承担或已完成的省部级以上项目达21项,其中包括公益行业科研专项“油菜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示范”、“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大中型种子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的研制与集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水稻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机械化挖掘收获技术研发与示范”、国家“863计划”项目“食品低能耗联合干燥技术与设备”等重大项目。发表相关论文64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40篇,被EI收录8篇;申报或授权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科技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能力超群的善战之旅

多年来,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创新团队以水稻、油菜及以花生、大蒜为主的根茎类作物等主要农作物为对象,通过品种、栽培、装备技术融合,形成我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综合技术体系,以开展品种选育和优化栽培农艺,耕、种、收及产后初加工等全程作业机械的机理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关键部件和产品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从而提升我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实现了高产、高效、节本和增收,是一支在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科研领域英勇善战、战之能胜的“铁军”。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创新团队出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向稳定。该团队长期从事水稻、油菜和花生等主要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研究,在精密种植、高效收获机械化等领域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在主要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领域内承担了大量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底蕴丰厚,经验丰富。

人员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巨大。该团队现有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8人,博士4人,硕士8人。团队成员结构梯次合理,专业优势互补,能够高质量完成研究内容。

科研平台广阔,实验手段完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创新团队以农业部南方种子加工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农科院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工程装备技术中心、南京市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建有计算机视觉排种器性能试验台,购置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快速成型设备,拥有700平方米的耕作机械试验室和耕作机械部件试验台、遥测检测车等检测仪器设备;拥有线切割机、立式加工中心等试验零部件试制设备。另外,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机械开放实验室亦已获准筹建,为保障团队创新能力搭建了重要平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油菜 水稻 移栽 花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