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增加公示制度 断绝村干部截流冒领补贴款



  编者按: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对农民生产生活实行一系列财政补贴,被农民群众称为“民心钱”、“暖心钱”。但一些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在申报发放各项补贴过程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谋取私利,引发群众强烈不满。
  在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学院副院长郑风田看来,这是补贴的最后一公里出了问题,通过公示、抽检和集体决策这三种制度建设,才能保证补贴发放的公正与公平。
  郑风田:怎么才能在村民中公平公开合理发放,目前出现比较多的问题一方面是村干部不让农民知道这个信息,或者把这些补贴款以亲戚朋友的名义拿下来,全国这样的恶性案还真是不少。
  今年的一号文件已经讲了以后对这样的内容至少学其他单位部门的做法,采用一种公示制度,上面来什么项目谁拿到这个钱什么时候,采用公示制度,以后最后一公里所有上级部门这样一种钱款,要求这些村干部必须向村民进行公示,建立一个公示牌大家定期的事都要去公示,让上级部门知道
  你在哪儿公示的,公示多长时间。公示制度是解决目前最后一公里的比较重要的一环。上级部门还可以采取一个抽检制度,领了补贴之后都有农民的身份证和电话号码打电话问就行了,目前我国农民的扶贫部门是建立起来了,全国8千多万农民收入信息都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各种补贴款是面临各种弱势的群体。以后上级部门钱款发放后可以让委托了的第三方单位给收益者打电话问是不是收到了,另外,上级部门还可以划定具体的使用单位和分配方法,比如我怎么来分配这笔款项,有一些具体的方法,操作起来就会好一点。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还有一个集体决策,今年一号文件提出农村治理最好除了过去的村民选举之外应该还要选举一些监事会,监事会就是来
  监督
  村委会是不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向村民提供服务,所有村里重要的问题不仅仅是村委会决定,监事会的要参与要来监督这样就能保证一个补贴的发放是不是公开透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增收 农业发展 农民群众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