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立石养殖:利用立石采苗法在中潮区采苗后,只要苗量合适,可以任其自然生长,不需任何管理,直到收获。此法主要用于褶牡蛎的养殖。
8.栅式养殖:这种养殖方法是在水深2~4米、风浪平静、饵料在此之后 内湾设置固定的栅架,架子的设置同栅式采苗。蛎苗多以串联的贝壳、水泥瓦等固着基,成串的挂在栅架上养。每串长1~1.5米串间距0.5~1米。养殖密度不宜过高,严防触底,以免某些底栖敌害生物的侵袭。
(二)养成期间的管理
1.翻石(移石):就是移动一下蛎石的位置。翻石可避免牡蛎被淤泥窒息死亡,并能搅动浮泥,增加饵料的营养盐,促进牡蛎的生长。一般养成期间翻石2~3次。
2.防洪:在多雨季节,须注意预防洪水流入,或围堤挖沟抗洪,或将牡蛎移向高盐的深水海区进行暂养。
3.越冬:在北方养殖的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一般都要经过2~3个冬季结冰期。在结冰前要检查1次,将可能受到威胁的牡蛎向深水移植,使其安全过冬。
4.肥育:在收获前1~2个月,将牡蛎移到优良肥育场肥育,以达增产的目的。
5.防止人为践踏:滩播牡蛎只能在滩面上滤水摄食,一旦陷入泥中就无法正常生活窒息死亡。应严禁随意下滩践踏,管理人员下滩时应沿沟道行进。
6.疏通沟道:经常检查排水沟道是否畅通,退潮后滩面应尽量不积水,以防水温过高、敌害潜居、浮泥深沉等造成牡蛎死亡。
7.除害:牡蛎的敌害很多,要结合翻石时进行清除,在红螺、荔枝螺繁殖盛期7~9月份期间,应潜水捕捉其亲贝及卵袋。在蟹类活动频繁的季节里,加强管理,捕捉敌害。
8.防风:台风对养殖设施破坏性很大,还传卷起泥砂埋没固着器及牡蛎。因此,台风过后要及时抢救,修理筏架,扶植倒下或埋没的固着器。
一、牡蛎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
(一)选好采苗区 设置采苗架
采苗场一般选择风浪较小,潮流畅通,地势平坦、沙泥质的滩涂,依采苗经验附苗量稳定的低潮区中部(大潮干露时间1.5~2 h)作为采苗区为宜。采苗床架高度控制在距底面50 cm左右,放上壳串顶点不超过60 cm,应赶在下海采苗前搭设好。
(二)掌握好采苗时间 及时投放采苗器
搞好采苗预报,从发现大量牡蛎排卵起进行拖网,检查幼虫发育程度和数量变化,一般每立方水体中含25~60个壳顶后期幼虫,水温在22~27 ℃,可达生产上附苗密度要求(采苗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根据下海采苗时间,及时投放壳串采苗,壳串不宜叠放过高或太厚,过高易附上藤壶,太厚附苗不均匀。
(三)加强采苗期管理 适时移挂养成
经常检查苗架牢固度,冲洗采苗器上浮泥,以免蛎苗被覆盖而窒息死亡。采苗后为满足蛎苗摄食和生长的需要,蛎苗长到0.5 cm左右时应及时分养,以促其生长、减少死亡。
二、牡蛎海区养成(延绳式养殖)
(一)适时调节水层
养成前期,苗小体轻,正值藤壶繁殖盛期,应少挂浮球,使养殖水层深些,减少晃荡缠绕和藤壶附着。随着牡蛎的生长,承载越来越重,应适时增加浮球数量,以充分利用表层丰富的饵料生物,促进牡蛎生长。
(二)加强养成管理
经常下海巡查,对养殖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加固等防患措施,以防拔桩起锚,断绳掉串。及时清理蛎串,解除蛎串缠绕,以防互相碰撞脱落。
(三)适时收成
牡蛎养殖后期肥满与消瘦交替进行,必须在其肥满期进行间收或抢收;同时根据市场情况,均衡上市,增加收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01/hq_5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