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氨基酸能提高饲料蛋白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动物的瘦肉率和改变动物的整体蛋白质构成,进而提高畜产品的营养价值。非营养性添加剂对畜产品营养价值的正面影响较小,但对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影响显著。
2.2 食用安全性
添加剂对畜产品食用安全性的影响一直受到重视,()国外主要通过立法来保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我国虽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由于执行不力,致使添加剂的制造与使用相当混乱,直接影响到畜产品的食用安全。
虽然抗生素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动物的生产水平,但滥用将会威胁畜产品的食用安全。目前,抗生素在饲料产品中的使用存在剂量过大、忽视停药期和违禁使用等问题,有关部门应予以重视。
根据药物动力学理论,通常情况下,部分抗生素会在动物体内沉积,停止使用后,沉积的部分会经代谢排出体外。为了消除有害物质残留,动物应按规定剂量使用抗生素,并且在宰杀前应有一段时间的停药期,具体时间视药物种类而定。但在实际生产中,这一规定并未得到严格执行,导致一些畜产品的药物残留超过标准,如果长期食用,将对食用对象产生危害。激素类也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如今仍有极少数人在水产和肉禽养殖中违规使用,应保持警觉。如1999年就有少数厂家违规使用乙类兴奋剂来提高供港猪瘦肉率,致使17位香港居民食用猪肉中毒,严重影响了活猪的外贸出口。
现行法规所规定的安全药残标准多是以肉品的含量为依据,基本参照欧美国家的标准。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西方的饮食习惯忌吃动物内脏,与此相反,国内却有食用动物内脏的饮食传统,恰恰内脏器官的药残最多。因此,现行法规所规定的安全药残标准(特别是对于内脏)是否合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确认。在此之前,对于食用动物内脏(尤其是肝脏)是否安全,笔者认为应持谨慎态度。
与抗生素相似,相对于肌肉与脂肪而言,金属元素也更易于沉积于内脏器官,如前所述,大剂量食用铜元素将令肝脏重金属残留严重超标。为了保持微量元素平衡,近年来,铁、锌等金属元素使用剂量也有上升趋势,对畜产品食用安全性的影响尚须实验验证。动物食用霉变或酸败的饲料,有害物质亦会在内脏沉积,饲料保存剂能消除或减缓此变化,对提高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有利。由于受价格限制,着色调味剂的添加量一般不会超标,对畜产品食用安全性影响尚不显著。当今国际上盛行的环保概念令绿色食品大行其道,益生素正是这种潮流的产物,对于促进动物生长而言,它可以完全取代抗生素,却无抗生素的前述种种缺陷,安全性很高。但其价格较高,并且与抗生素相抵抗,因而应用受到限制。酶制剂也很安全,但许多产品的稳定性较差,应用效果不稳定。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这一类产品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小结
科学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饲料添加剂而言,按照法律法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畜产品的产量与营养价值,但滥用则会影响畜产品的食用安全。为了消除饲料添加剂滥用带来的危害,一方面应利用法律武器严格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效低残留动物专用添加剂的研究。此外,还应大力普及营养卫生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和民,霍启光. 猪和家禽的饲料配方[M].农业出版社,2008.
[2]郑鹏然,周树南. 食品卫生全书[M].红旗出版社,1996.
[3]朱蓓蕾. 动物毒理学[M].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4]王英民,杨荣良,殷国荣. 家畜微量元素代谢障碍的预防[M].农业出版社,2011.
[5]朱莲珍译. 人和动物微量元素营养[M].青岛出版社,1994.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01/hq_5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