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三种生物农药的使用方法


一、怎样使用苏云金杆菌

苏云金杆菌属好气性产晶体芽孢杆菌群,能产生三种毒素:伴孢晶体(非热稳定性蛋白质内毒素)、?茁外毒素(热稳定性菌体外毒素)、琢外毒素。国内有以伴孢晶体内毒素和?茁外毒素为主要成分的制剂。

苏云金杆菌原药为黄褐色固体粉末,是细菌性低毒杀虫剂,有3.2%和10%的可湿性粉剂、菌粉(每克含活孢子100亿个)、7.5%悬浮剂和BT乳剂(每毫升药液含孢子100亿个)4种。对人、畜、无毒,对害虫天敌如鸟类、宿生性及捕食性昆虫等无直接杀伤作用。对作物无药害,但对家蚕、蓖麻蚕的毒力很强。苏云金杆菌防治害虫主要是胃毒作用,必须由害虫吞食后才能生效。因此,它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蚧壳虫、蚜虫、螨类)一般无效。已发现对150多种食叶性鳞翅目害虫有不同程度的致病和毒杀作用,并对部分双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有一定防治效果。已广泛用于防治松毛虫、菜青虫、巢蛾、毒蛾、枣尺蠖、天幕毛虫、稻苞虫、玉米螟等。使用方法如下:

1.防治蔬菜害虫:在菜青虫或小菜蛾卵孵化盛期,用3.2%可湿性粉剂兑水1000~2000倍喷雾,有理想的防治效果。

2.防治棉花害虫:在棉铃虫虫卵孵化盛期,用3.2%可湿性粉剂兑水1000~2000倍喷雾有好的效果。

3.防治水稻害虫:667平方米(1亩)用菌粉(100亿孢子/克)50克兑水稀释至2000倍液喷洒,可防治稻苞虫、稻螟;用BT乳剂(100亿孢子/毫升)400~600倍液喷洒,可防治稻纵卷叶螟。

4.防治玉米害虫:667平方米用菌粉50克[http://www.nczfj.com],兑水稀释至2000倍液灌玉米心叶;或667平方米用菌粉100~200克,掺入3.5~5公斤细沙充分拌匀制成颗粒剂,投放到玉米喇叭口内,可防治玉米螟。

5.防治储粮害虫:每10平方米粮堆表层(3~5厘米厚),用BT乳剂1公斤与粮食拌匀,可防治对马拉硫磷产生抗性的仓库害虫和印度谷螟、棕斑螟等,而且不影响小茧蜂、寄生螨类对害虫的寄生。

二、怎样使用白僵菌

白僵菌是一种真菌杀虫剂,其孢子为圆球形。产品为白色或灰色粉状物,用双层塑料薄膜袋包装。该菌体遇到较高温度会自然死亡而失效,因此必须在阴凉干燥处储藏[http://www.nczfj.com]。白僵菌对人、畜无害,但对家蚕、柞蚕致病力很强。白僵菌杀虫是靠孢子接触虫体以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生长菌丝,由菌丝穿过虫体体壁在虫体内大量繁殖,使害虫得病,经4~5天后死亡。死亡的虫体白色僵硬,体表长满菌丝及白粉状孢子,故称为白僵虫。新产生的孢子能随风扩散或经虫体互相接触传播,继续浸染健康虫体。可广泛用于农业和林业防治多种害虫,尤以用于防治危害森林的松毛虫效果显著,用于防治蔬菜和其他作物的稻苞虫、菜青虫、玉米螟、大豆食心虫等效果也良好。

防治松毛虫的几种方法:①用菌液在林间喷雾。菌粉用水稀释配成菌液,每毫升菌液含孢子1亿个。适用于水源方便、林木较低的松林。②取菌粉与3%的敌百虫粉混合均匀,每克混合粉含孢子1亿个,667平方米林木喷混合粉0.6~0.8公斤。松毛虫死亡较快,而白僵菌又能在死亡的虫体内迅速繁殖,扩大再感染,增加防效。③将四龄以上害虫的幼虫采回喷上药液后再放回林中,每一点放400~500条虫,通过这些带菌活虫自由爬行扩大感染面。此法适用于各龄期的松林。④回收发病死亡的僵尸虫,放到白僵菌未扩散到的林内,可继续扩大感染面。

防治玉米螟:可采用每克含70亿孢子、孢子萌发率90%左右的白僵菌菌粉,以1∶10掺和煤渣粉做成颗粒剂,撒在玉米喇叭口内,667平方米用颗粒剂3.5~5公斤,或者以1∶100兑水做成液剂灌心(再加0.1%的肥皂水或洗衣粉),667平方米用菌液30~40公斤。施药时注意掌握好用药时机,可有效防治第一代玉米螟危害。

防治大豆食心虫:可在秋季幼虫脱荚前,向大豆地里撒施白僵菌粉(浓度1∶10掺和细土),667平方米用量5~6公斤,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注意事项:①白僵菌杀虫剂对家蚕、柞蚕染病力强,因此在饲养家蚕、柞蚕的地区不宜使用。②菌液要随配随用,配好的菌液要在2小时内喷完,以免孢子过早萌发,失去致病能力。颗粒剂也应随用随拌,不可存放。③不能与杀菌剂一起混用。

三、怎样使用木霉菌

该生物农药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丛梗科木霉属的真菌孢子,原药外观为黄褐色粉末,不溶于水,属低毒杀菌剂,对人、畜和作物无毒害作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每克含活孢子1.5亿个,对蔬菜类的霜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使用方法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白僵菌 毒素 喷雾 防治效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01/hq_54294.html

  • 玉米小斑病分布
  • 玉米小斑病
  • 玉米大斑病分布
  • 玉米螟
  • 玉米螟1
  • 玉米螟2
  • 玉米螟3
  • 玉米蚜
  • 玉米大斑病
  • 玉米小斑病
  •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