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情系三农 不忘重托——记滁州市人大代表王正标


      他是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他创建农产品加工企业,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生态农业,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他积极履行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赢得了当地人民的信任和好评,被当选为滁州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凤阳县人大代表。他就是凤阳县盛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凤阳县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王正标。

      王正标家乡是有名的粮食产区,过去这地方粮油贸易一直很繁荣,但是由于刚刚步入市场经济,很多投机商、中间商与小商小贩相勾结,坑害农民,收购农民粮食时经常压级压价,克斤扣两,甚至以打白条的方式欺骗当地农民。王正标看到农民利益受损,决定建创粮食加工企业,把当地农民的剩余粮食就地加工,既解决了农民的卖粮难问题,又安置大批的农民工就业。他作为主发起人于2005年和其他两位股东共同出资2000万元,组建凤阳县盛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拥有日处理小麦300吨生产线,年加工小麦10万吨以上,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与农户签订优质小麦订单协议,以高出市场价0.04元/公斤收购,让利于农民。以提供优质良种的方法来加强小麦种植结构的调整,并且通过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户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此两项措施的实施,不但保证公司原材料质量,而且使户均增加收入1200元左右,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真正发挥了龙头企业在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了保证农民的粮食能够及时入库,还筹集1000多万资金,建设大型粮库,年均为国家储备10万吨原粮。为保证当地的粮食能够就地加工,去年在凤阳县板桥工业园区,又投资一个亿建设一座大型米厂,预计该厂建成后,年产量12万吨,大大缓解当地农民的卖粮难问题。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90多人,为维护社会稳定、地方的平安和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照顾大街和后营等村残疾人12人,让他们在厂里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计问题。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赞扬。

      王正标凭借自己多年对市场的了解,率先在武店尝试发展园林农业,2007年他投资300多万元,建造千亩园林绿化示范园,发展林果、绿化、景观,并免费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培训。今年他又在枣巷投资新建农业生态园,把农业和旅游、观光、度假融为一体,大大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也给当地农民带来新的经济收入。

      他在担任市人大代表期间,经常和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沟通,和各部门同志座谈,讨论新农村建设方案,他得出一个结论:要想建设好新农村,必须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好。于是,他向地方政府提出了搞新农村建设,要先规划,再建基础设施,最后才是建房的主张。他带头捐款为农村修建道路,改造农村厕所,治理村庄环境。他参与过灵泉新农村建设、马湖新农村建设、耿陆新农村建设,3年来他捐款不少于60万元,用于武店地区修建村庄道路。王正标的无私奉献,感动了很多有识之士,一些在外事业有成之士,纷纷回乡参与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把外地的资金吸引进来,帮助当地搞新农村建设,效果非常明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农村建设 粮食 小麦 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