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重庆市现代农业信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2012年,重庆市围绕发展需求进行技术方面的研究,着力建设现代农业信息产业技术体系。据悉,首先以荞麦进行试点试验,成功后还将在今后扩大到土鸡、肉牛、柑橘、金银花等特色农业产业。

  早在2007年,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每一个农产品设置一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研发中心设1名首席科学家和若干科学家岗位,同时在主产区设立若干综合试验站,每个综合试验站设1名站长。

  “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试验站长,构成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三级体系。”市农委科教处处长欧阳柬说道,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重庆只有蚕桑产业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专家向仲怀领衔开展。西南大学周常勇、市农业科学院田时炳、市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黄振霖、三峡农业科学院黄文章等都是作为岗位科学家或综合试验站站长身份参与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重庆市启动建设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分为五级,包括首席专家、岗位专家、试验站、基层农技人员和专业大户,瞄准重庆地方特色产业,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并将技术服务向基层延伸。专家们不仅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进行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还要收集、分析农产品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进行产业预测,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燕麦、荞麦产业,但多为燕麦。而荞麦在重庆属于地方特色产业,全市种植面积20万亩,仅酉阳就达5万亩。产业不在大,重点是农民能增收。重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正是瞄准了荞麦这一特色产业,进行深度挖掘。”欧阳柬说,在超市里,荞麦面比一般的面贵,更重要的是,荞麦春、夏、秋都可播种,荞花有白色、黄色、紫色,花期长达50多天,较之花期1个多星期的油菜花,更适合发展乡村旅游。

  “3月中旬就要在潼南进行荞麦春播,体系专家将对此进行规划,指导播种不同品种,让花期错开。专家们还在进行技术攻关,准备把荞麦矮化,今后作为市政用花,这将是农民增收的又一捷径。”欧阳柬表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载体,将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农业竞争能力。

  据悉,重庆的现代农业信息产业技术体系最开始从荞麦试点试验,并且聘请到重庆农业学校的刘光德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以及在南方有一定知名度的西南大学和华南农大、西北农大的三位教授作为岗位专家,建立4个试验站,分别在酉阳、石柱、渝北、潼南,试点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苗 预测 薯类 柑橘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