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盘点:“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与措施


  1、农场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

  农场是指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经营各种农产品和畜牧产品。采用“三结合”措施。

  一是与农场生产结合。在农业机械作业方面,基于GPS、GIS的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到农场大型农业机械,实现农业机械自动驾驶、施肥、喷药和播种等。在农业灌溉方面,采用农田土壤水分数据采集和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实现了灌溉的智能化、可控化。在田间管理方面,把遥感、视频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田间作物生长监测和农业管理系统,实现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精准田间管理。在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防治方面,依托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数字化天气雷达、病虫害数据录入系统及病虫害数据管理测报专家系统,实现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监测与预防的智能化。

  二是与农场经营结合。在农场企业化管理方面,通过建立农场总部与下属分场的管理网络和农场的ERP系统,通过互联网实现农场总部和下属分场之间的采购、管理、财务和生产计划管理等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在农产品质量管理方面,依托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按照产业链建立原料、半成品、成品各生产环节的质量追溯系统,可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全程追踪。在农产品流通方面,通过建设农产品宣传与电子交易平台,可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与交易。

  三是与农场资源管理的结合。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土地管理、经营、使用的可视化管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林地管理信息系统、森林防火指挥和水利防洪系统,实现对林地管理、森林防火和水利防洪指挥的信息化。

  2、高效设施农业模式

  高效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的设施,创造一种最适合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或人工模拟作物生长的自然环境以实现人工控制条件下的作物周年生产,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高效设施农业是进行集约化种植业生产和养殖业生产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农业的高产、高效和优质生产。

  一是与设施温室环境控制结合。在作物温室环境控制方面,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棚室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园区温室内的温、光、水、营养元素等因素进行自动化检测,同时根据作物生长状态实时、智能调控温室环境。在畜禽养殖场环境控制方面,通过计算机控制畜禽舍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畜禽群密度和均一度以及整套设备运行状况,实现了全程标准化、智能化运行。在水产养殖方面,利用最新的农业物联网技术,配置水产养殖实时远程监测系统,对水产养殖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二是与设施农业生产管理结合。作物育苗方面,运用农作物育种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工厂化育苗。在作物水分和营养液灌溉控制方面,通过对基质含水量、植物根系分布、生长速度、地上部生长状况等监测,依托农业专家系统进行模糊综合判断,实现肥水灌溉的智能化控制。畜禽养殖方面,利用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畜禽养殖自动送料、饮水、产品分检和运输,畜禽发情、配种、分娩、死亡自动监测与管理。在水产养殖方面,采用物联网、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搭建的养殖管理平台,实现对鱼、虾、蟹、鳖、参、贝等不同养殖品种的池塘管理、饲料投喂、饵料配方、疾病预防等进行计算机化的日程管理。

  三是与设施农业经营结合。设施农业生产者及组织通过搭建设施农业管理与经营服务平台,实现对设备、物资、生产、技术、质量、销售、财务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对农产品市场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另外,借助服务平台,可以实现供求信息发布、农超对接、农产品在线交易等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

  3、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简称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对龙头企业,刘桂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与生产环节结合。龙头企业依托互联网手段,通过便捷的网络通讯渠道将市场供求变化和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传输到田间地头,辅助农民进行科学的生产决策,并积极引导小农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设施农业 数据 温室 农业机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