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4大成功模式”


如果要谈到国外的农业,首先在你脑海中“蹦”出的词一定是现代化,但你是否有深究过一番,为什么国外许多国家它们本身并不是农业大国,但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却可以独树一帜?其实抛开客观的自然、地域等因素,农民本身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才是关键。因此,他们非常注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并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简单点来说就是有新理念、懂技术、会经营,把农民作为职业的新型人才。而从当前国外比较成功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来看,可以根据其“地域属性”划分为“东亚模式”、“西欧模式”、“北美模式”、“大洋模式”等4大类。

“东亚模式”:政府主导,主体多元

话说在亚洲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得比较成功的还得说说日本和韩国。别看这两个国家都是国土面积相对较小的“小国”,也许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他们不得不断创新农业实践,现在也可以跻身于现代农业的世界舞台了。

日本一向以培养“农业后继者”为目标组织和开展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且历史相对悠久,早在1948年,在日本颁布的《农业改良助长法》中就已经对农业培训做出了规定。农业大学是日本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培训主体,而且由农业大学往上下延伸还有中等农业学校、农科类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农学部等,为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能运用现代化、专业化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的职业农民。在整个培训链中,政府一直处于主导加扶持地位,尤其在法律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的保障。

韩国主要是以农协、农村振兴厅、农业大学为主体,但是同时也吸收社会上的其他力量共同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同时,在政府立法和统筹规划下,涉农部门还需分工协作参与到培训当中。目前,韩国农民职业培训包括3种,即:公共职业培训、企业职业培训和资格认定职业培训,同时也配有相对应的培训机构。至于资金来源,主要有向企业征收的职业培训分担金、政府补助等。另外,韩国还非常注重新型农民的思想教育,兴建“村民会馆”,培养农民的主人翁使命感、集体荣誉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西欧模式”:校企参与,互联网传播

西欧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英国和德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论是这两个国家的共同点或各自特色的地方,基本上能代表了西欧各个国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情况。

在曾被誉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唯一能够得到政府资助的培训的培训产业。而且其严谨性可以说并不亚于德国。首先,英国将职业农民培训与正规教育相结合,渗透式培养专业农民;其次,是十分注重培训质量,并设定了严格的评级和考核制度;最后,还将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联系,即,英国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仅需要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需“持证上岗”。此外,虽说英国职业农民培训与学校教育结合,但是其培训主体却是农业培训网,信息量大且不受时空限制。在师资上,除农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师外,还聘请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工作者。

德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则可以用“双元制”来概括。为什么把一个培训上升到“制度”了呢?这与德国享誉世界的“严谨”特质是分不开的。因为在德国人看来,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是关乎民族生存、经济发展的根本。其实所谓“双元制”就是说校企轮流进行培训和教育,同时经费也是二者共同承担但比例不一样。具体来说就是,每周由学校进行1~2天的理论教育、由企业进行3~4天的技能培训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规定农业就业者必须经过3年及以上的正规职业教育才能正式进入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必须在取得相当于我国初中学历的毕业证书后,要先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实习培训岗位,才能成为“双元制”模式下的学生。考核方式包括书面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通过考核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农业从业人员。所以在德国想要当一名新型的职业农民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北美模式”:“三位一体”+信息化

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模式”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中主要是集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为一体的培训模式,来满足其农民能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耕作。他们都具有比较完备的农民培训法律体系和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其中美国主要是通过联邦、州、地方三级预算制度对农业培训予以财政拨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培训 农学 农业现代化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